中篇小说

燃烧的青春(七)

作者:吕洪周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5116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5

  第七节 昼夜兼程

  夏季,山区军训拉开帷幕。

  昨晚,部队放映队来到村子,为村民和驻村连队放映电影。两部影片结束时,已近大半夜。战士们回到住处,闷热的天气让人浑身难受,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好不容易才迷迷糊糊睡过去。

  突然,一阵剧烈响动将大家惊醒。马班长最先反应过来,扯着嗓子大喊:“不好,是地震!都赶紧往外跑!” 战士们慌而不乱,有的匆忙披上件上衣,有的光着膀子趿拉着鞋,迅速从屋里冲向院子。大地剧烈震颤,人站都站不稳,紧接着,四面八方传来狗的狂吠声。此时正是凌晨三点多,等震动稍缓,大家回到屋里,半躺在床上,心有余悸,再也没了睡意。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战士们还是照常上山训练。刚到训练场地,天空突然下起大雨。连长见状,当即决定暂停训练,让大家回住宿地擦拭枪支。没过多久,连部通信员小朱浑身被大雨淋透,跑得气喘吁吁,推门进来,顾不上敬礼,急忙说道:“报告马班长,刚接到上级紧急通知,有重大情况。连长命令,大家赶紧打背包,马上到操场集合登车,回营区待命!”

  原来,就在五分钟前,营派驻连队的报务员小张,收到了上级发来的紧急通知:“全连官兵务必在三十分钟内完成登车,返回营区待命,有重大任务执行,绝不能出现任何延误!”连长一接到通知,丝毫不敢耽搁,马上安排连部所有人员,让他们以最快速度跑步前往各个班级,传达上级命令,要求大家立刻到操场紧急集合,随后登车出发,绝对不能有误!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命令高于一切。马班长得知消息后,立刻命令全班战士迅速收好枪支等物品,快速打好背包。不到五分钟,全班就集合完毕,紧接着大家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跑步来到连队集合场地。此时,六辆解放牌汽车已经在操场上整齐地一字排开,汽车的马达发出阵阵轰鸣,似乎在催促着战士们。一队队战士们神情镇定自若,身姿威严雄壮,他们喊着响亮的口号,陆陆续续跑步来到操场集合,展现出了钢铁般的纪律和行动力 。

  操场上,战士们喊着雄壮震天的口号,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地上,汽车引擎持续轰鸣,一道道闪电划过夜空,炸雷一个接着一个,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场面好似翻江倒海,充满了磅礴气势。

  连长和连值班排长马大力班长早早来到操场。暴雨如注,马大力站在操场前,雨水打在身上,他全然不顾,嘴里使劲吹着哨子,大手不停地挥舞,有条不紊地指挥着陆续跑步前来的官兵。战士们以排为单位,迅速在各自的汽车后站定。马大力又让各排值班员简单整理了一下队形,随后,战士们便有序地依次登上汽车。一切安排妥当,马大力向连长报告情况,接着朝自己要乘坐的第一辆汽车的司机用力一挥手,扯着嗓子喊道:“出发!”刹那间,六辆汽车同时发动,在狂风暴雨中,朝着营区疾驰而去 。

  一路上,战士们坐在背包上,双手稳稳抱着枪,车厢里气氛不一。有的战士难掩兴奋,眼睛亮晶晶的,小声和身旁战友讨论;有的则沉默不语,望着车窗外的雨幕出神。但大家心里都有个共同的疑惑,怎么也驱散不开:“昨晚地震的震中到底在哪?部队回营区要执行什么任务?”

  这时,五班副班长,河南籍的老涂慢悠悠站了起来。他有五年兵龄,脑子灵活,大家都管他叫“小诸葛”。老涂从衣兜里掏出多半盒芒果牌香烟,抽出一根递给同年入伍、挨着他坐的安徽籍六班老兵老纪,又熟练地从烟盒底部一弹,叼起一根烟。同班的小老乡新兵小齐,动作麻利,一把夺过火柴,“噌”地划着,给老涂点上。老涂深吸一口,吐出一个大大的烟圈,眯着眼,慢悠悠地开口:“我琢磨着,这次任务有三种可能……”话说一半,他故意停住。满车的人一下来了精神,都眼巴巴看向他。

  老纪忍不住,抬手捶了他一下:“有话快说,别卖关子!”

  老涂不紧不慢地接着讲:“依我看,第一,可能是进京‘劝阻’;第二,说不定中苏边境告急;第三嘛,估计和昨晚地震有关。”不少战士听了,信服地点点头。

  老纪吐出一口烟,追问:“那昨晚地震中心在哪?”

  老涂一下被问住了,顿了顿才说:“这可不好随便下结论,是原则问题。不过看这架势,地震肯定不小。要是真让咱们执行相关任务,我赌连队肯定能出英雄!”

  在一旁一直兴奋不已的新兵小齐,用胳膊轻轻碰了碰老涂,抢着说:“涂副班长,我要当模范,当英雄!”

  老涂伸手拍了下小齐脑袋,笑骂:“你个新兵蛋子,懂啥?英雄是那么好当的?别想太多,踏实好好干!”这话逗得全车人都笑了,原本沉闷的气氛也轻松了不少。

  雨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车子在时大时小的风雨里朝着营区飞驰。风刮得车的蓬布沙沙作响,就像有人拿着铁刷子不停地刷,不过,车厢里的气氛倒是轻松了不少,战士们的谈笑声时不时传出。

  当车辆快抵达营区时,便能瞧见营区那偌大的操场上,两队行军锅灶整齐排列着,旁边堆放着劈柴、米面油、咸菜,还有各类应季蔬菜等野战炊事用具及生活用品,摆放得井然有序。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原来,营区留守人员接到上级指令后,迅速行动起来。大家齐心协力,在连队到达营区之前,按照上级要求,将这些生活必需品,一一摆放在操场上,上级指定的每个连队的停车位置,就盼着战士们归来能毫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接下来的任务。

  随后,一辆辆在附近执行任务的连队车辆陆续驶入营区。每个连的炊事班单独乘坐一辆汽车,依次在操场上整齐排列。官兵们一进入营区,就迅速从车上跳下,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负责枪支武器管理的士兵,脚步匆匆,将枪支弹药妥善入库;其他人则忙着搬东西装车,整个场面虽然忙碌,却秩序井然。

  将近中午时分,原本空旷的操场上,已经密密麻麻排满了一辆辆解放牌汽车,一眼望去,足有一百多辆。汽车的马达一齐轰鸣着,声音震耳欲聋,仿佛在积蓄力量,随时准备奔赴任务地点。

  马大力班长所在的一连,六辆军绿色解放牌汽车威风凛凛地排在全团车队的最前列,而马班长乘坐的那辆车,更是稳稳地处在全连的第一顺位,好似一把利刃,随时准备出鞘。

  一位彰显团级干部身份的首长,步伐矫健,迅速跳上最前方的吉普车。他双手稳稳地各执一面红色小三角指挥旗,动作干脆利落地打出出发的旗语,同时扯着嗓子,大声下令:“出发!”

  刹那间,发动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打头阵的三轮摩托车率先启动,紧接着吉普车紧跟其后,马大力班长乘坐的解放牌汽车也缓缓驶出。一辆接着一辆,整齐有序地涌出营区大门。车队顺着两旁种满高大挺直白杨树的公路,坚定地向南方驶去。

  天空中,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细密的雨丝打在车顶上,模糊了人们的视线,却浇不灭战士们心中熊熊燃烧的使命感。车轮滚滚,溅起地面的水花,奔赴未知的任务,只留下一路勇往直前的车辙。

  马班长坐在全团车队最前方的头辆汽车里,神情凝重,目光紧紧盯着前方。他不自觉地轻拍大腿,像是给自己加油鼓劲,又像是在平复内心的紧张。身旁开车的是有着八年兵龄的司机班长老罗,马班长转头看向他,认真叮嘱:“老罗班长,首长把这么光荣又重要的头车任务交给咱们,这是多大的信任呐!咱们可不能掉链子,一路上必须全神贯注,小心驾驶,一点差错都出不得。这可不只是开车的事儿,更是组织对咱们忠诚度的考验,绝不能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

  老罗虽然兵龄长,经验丰富,但对马班长这番话,没有丝毫轻视。他一脸严肃,斩钉截铁地回应:“马班长放心,保证圆满完成任务!”一路上,其他司机心疼他,想替他开一会儿,可老罗心里清楚责任重大,哪敢有半点松懈,始终坚守在驾驶座上,稳稳地握着方向盘,一刻也不敢离开,就这样坚持开完了全程 。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当时的公路十分狭窄,通常仅能勉强让两辆车错身而过,路面还坑坑洼洼,行车极为艰难。一路上,又陆续与兄弟部队的救灾车辆会合,浩浩荡荡,加起来大约有上千辆,车队连绵几十公里。因为车辆众多、路况不佳,车速很慢,所有汽车都亮着灯,远远望去,就像一条在黑暗中缓缓朝前蜿蜒蠕动的火龙。

  突然,“停止前进”的命令从前边传来。罗师傅反应迅速,迅即刹车,汽车稳稳停下,紧接着,后面跟进的车辆也都一辆接一辆缓缓停住。马班长立刻从驾驶室跳下来查看情况,只见前方一条河上的桥面被地震震断了,挡住了车队的去路。此时,一队三五十人的舟桥部队正在紧张抢修。河面上,微风拂过,泛起层层微波,舟桥部队的战友们在水中忙碌作业,激起一片片水浪,在汽车灯光的映照下,河面波光粼粼,星星点点,好似无数细碎的钻石洒在水面上。

  连长和连值班员马班长见状,组织全连原地休息。谁也不知道桥什么时候能修好恢复通行,所以就算停车休息,大家也不能离汽车太远。

  老兵们回到车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尽可能让自己放松些。多数新兵则下了车,各自找地方歇脚。有的在路边寻了棵大树,把地面简单收拾一下,就躺了下来。这时候,大家肚子都咕咕叫了,纷纷开始找吃的。老兵们胆子大些,直接爬上炊事班的车,有的顺手拿个青椒,有的抓起胡萝卜,就这么啃着充饥。

  天气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还有像食虫虻(麻棱狗)那般大小的蚊子不停地叮咬,想好好休息根本不可能。于是,大家索性围坐在一起侃大山。说起侃大山,那可是老兵们的强项,新兵们只能乖乖在一旁听着。就算老兵偶尔讲错了什么,新兵也不敢当场挑刺,要是不留情面让老兵下不来台,小心被老兵刮鼻子。

  老兵们天南海北地聊着,从家乡的趣事,到部队里之前执行过的任务,讲得绘声绘色。新兵们眼睛睁得大大的,听得入神,时不时发出惊叹或者笑声。在这短暂的休息时间里,围坐的人群驱散了等待的无聊和疲惫。

  天空中细雨如丝,一直断断续续地下着。终于,车队接到了继续前进的命令。连值班员马班长立刻吹响口哨,声音清脆响亮,在空气中回荡。战士们听到哨声,迅速行动起来,全连以最快的速度登上汽车。随后,一辆辆汽车缓缓启动,像蜗牛般慢慢向前蠕动,小心翼翼地通过大桥。

  过了大桥后,车速愈发缓慢。地震后的惨烈景象逐渐映入大家眼帘:地面布满了裂缝,时不时还有塌陷的地方;电线杆横七竖八地倒在一旁,仿佛被巨人随意推倒;大树也被连根拔起,横躺在路边;农舍更是一片狼藉,几乎全部倒塌,只剩断壁残垣,让人触目惊心。

  汽车走走停停,行驶艰难。有时,老兵们为了活动一下麻木的身体,便下车在地上跟着汽车走上一段路。哪怕汽车只停十几分钟,大家也不敢远离,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要出发。

  从出发到现在,大家已经一天多没正经吃东西了,肚子饿得前胸贴后背。一些胆子大的老兵,再次偷偷爬上炊事班的汽车寻找食物。一路上,能用来充饥的青椒、土豆、萝卜之类的食材都被吃得一干二净,到最后,咸菜成了唯一能填饱肚子的东西。有些新兵运气好,能得到老兵分给的一点咸菜,就着水咬上一口咸菜疙瘩,勉强缓解一下饥饿。

  出发前在营房和河里灌满的军用水壶,如今有的因为大家为了充饥喝水,所剩无几。马班长不断提醒大家:“同志们,一定要坚持住,一定要节约用水,最艰难的时候还在后头!”可还是有少数新兵实在忍不住,趁人不注意,偷偷拧开壶盖喝上两口,湿润一下干得火烧火燎的嗓子眼,也顺便给饿得瘪瘪的肚子填点东西。

  雨刚停下,西边天空中,火球般的太阳就冒了出来,如血的余晖洒在大地上,让人莫名心慌。空气里弥漫着潮黏的气息,还夹杂着霉腐味道,闷得人喘不过气。

  车队离市区还有十几里路,在那条不太宽敞的公路上,救援车队像蜗牛般缓缓挪动,汽车停歇的时间远比行驶的时间长。战士们坐在蒙着蓬布的汽车里,又闷又热,又渴又饿,浑身难受,腰酸背痛、屁股生疼。下车走动走动、透透气,成了缓解困乏、消解饥渴的最好办法。

  此时,从市区方向不断涌出男男女女,他们低着头,像逃难的难民,络绎不绝。有的人一瘸一拐,拄着木棍艰难前行,头上、身上裹着各种颜色的布条、床单或被单,上面渗出来的血迹已经干涸,变得干巴巴的;有的人推着自行车,车梁上竟绑着僵硬的尸体;还有的人拉着小拉车,上面或坐着、或躺着受伤的人……这一幕一幕接连不断,一直持续到天完全黑下来,场景惨不忍睹,战士们看在眼里,心里满是震撼与悲痛,握紧了拳头,恨不得立刻赶到市区展开救援。

  马班长看着车窗外的惨状,心里像被刀绞一样,实在坐不住了。他在汽车副驾驶座位上,屁股刚沾到座位,又猛地起身下车,跟着车走上一段,每走一步,眉头就皱得更紧一分。看到那些受伤的百姓和逝去的生命,他满心的焦急与愤怒无处发泄,嘴里忍不住骂出几句粗话,那是对灾难的痛恨,也是对不能立刻救援的无奈。

  大概晚上十一点多,经过漫长又煎熬的路程,马班长所在的一连,终于抵达了上级指定位置——唐山市第八中学。车子缓缓停下,马班长第一个跳下车,顾不上一路的疲惫,眼神坚定地望向四周,准备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

  (未完待续)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69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中篇小说

查看更多中篇小说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