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我与李总攀登中山陵392(代表当时三亿九千二百万同胞)级台阶后,走右手下坡,过茂密树林,小道丹桂飘香,鸟儿叽喳,我们鱼贯入得音乐台。
音乐台,是中山陵的配套工程,始建于1932年,1933年竣工。舞台面积约250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位听众。巨大的扇形看台,石级台阶,木质座凳,草坪包围,一圈爬满绿色藤蔓的U形凉棚,耳机状套在音乐台的后脖颈上,像是一直在聆听天籁之音。台后弧形大照壁,高11.3米,宽16.7米,有汇聚声音之功能。整个建筑风格,属中西合璧。照壁高大,有明显的古希腊建筑痕迹。不过,走近细看,壁上有很多中式花纹,极像古代青铜器上的图案。因此,被称为:内有中华一口气,外是西洋筋骨皮。这和当时文化交融相关,流露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台前,莲池月牙形,宛若弯弯的月亮。能增加音响质量,还能汇集天然积水。四周森林环绕,空间结构利于声音传播。观众在任何位置,都能够欣赏到舞台的音乐效果。
近年,南京森林音乐会、中山假日音乐会,不定期在音乐台演出。上个月,南京森林音乐会,组织了近600位海内外音乐名家,同台演绎,风格迥异。我来欣赏的那天晚上,繁星满天,灯光如昼,空灵美妙的视听盛宴,至今余音缭绕,还饱享着美好。
我多次来过音乐台,即使是五一、十一、春节,也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可见,人们对岁岁重阳的高度重视。板凳上,人坐得满满当当,鸽子就在观众席间飞来跳去,啄食着人们喂的食物。这些食物,有的是台内台外买的,有的从家有备而来。很多少妇、姑娘,把美食放在手心里,鸽子一只、两只、三只,越聚越多,男士就拿着手机、相机,不停地拍摄着。也许是手心痒痒,不时有尖叫声发出,惊吓到鸽子,拍翅起飞。那鸽子,一只只喂得肥头大身,要成跑山鸡了。
音乐响起,喷泉起伏,高低摇曳着。柔和的音乐和喷泉,渐渐拉到最高潮。人群亢奋呼喊,千百只鸽子拍打着起飞,白压压的在音乐台上空盘旋飞舞,一圈又一圈,气场十足,形成秀丽的动态景色,这不是大海的鸥鸟所能比拟的。气势恢宏,满天密密麻麻,我的鸽吖!
一对新人求婚。天长地久的音乐响起,穿西装领带的男子单膝跪地,给红衣女子戴上钻戒。女生接受男生求婚后,护起男生,紧紧拥抱。须臾,转身朝向看台观众,致意深深的鞠恭。音乐声渐高,鸽子成群起飞,多么美好的瞬间呀。
李总50出头的人了,看他一脸的甜蜜,被氛围感染了。这之前,他玩起来像顽皮的孩子,喂鸽子不息,拿他的话说:好不容易来一趟,多喂几只是几只。我念一首鸽子的打油诗调侃他:春眠不觉晓,醒来喂鸽子;举头望明月,低头喂鸽子;红星闪闪亮,照我喂鸽子;生当作人杰,死亦喂鸽子……我俩都笑起来了。人,喜欢鸽子,除了好玩之外,它还象征着和平。如今的世界,两场明战,即俄乌之战,以色列与伊朗及小兄弟之战。一场暗战,台海或南海。丑国选举,滥招尽出,反华是他们的重要选项。近些天,北朝与南韩,也不消停,擦枪走火的动作不断。
向往和平的黎民百姓,是多么希望,这些和平鸽带来世界的太平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