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王继如:入夜听雨

作者:老谷子   发表于:
浏览:79次    字数:1720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秀才   总稿:100篇, 月稿:0

  有些事不用急,急了也没用。尤其是这老天爷的事,让老天自己来解决,一切都会水到渠成。这不,处暑过去,三伏出来,强对流都不用你盛情邀请,款款地自然而来了。前两天还热得要命,现在已经不知不觉有了点秋意。

  一上午都云淡风轻,太阳的热情也不再象之前一样火烧火燎的火辣。过午后眨眼间云海翻腾,天色阴下来,随后电闪雷鸣,风急雨骤,气温又降了几度。雷阵雨过后,复云开日出,虽然云层多了一些,给单色调的蓝天添了些浮动的乳纱,看去更是天高气爽。过了黄昏,雨象是没有落够似的,远处两声轰隆隆雷响,跟着又淅淅沥沥下起了雨。原本是走路的时间,这时的雨看来要下一阵子的。于是把书房的北窗打开,关了空调,坐到窗边静静地听起了雨。窗外喧嚣了整个三伏天的蛙鼓蝉鸣声都消失到雨声里,这时唯有雨落在树叶上菜叶上的沙沙沙的声音,不紧不慢,不急不徐,偶尔远远的会有雷声算是一种伴奏。这雨落得优雅,落得自在,落得问心无愧。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后,突然间雨滴加了点速度,雨声也密集了起来,似乎是吹起了集结号。也就一会儿吧,象突然关了水笼头,雨声停了,山庄浸没在雨后的静默中,呈现出凉夜如水的样子。

  之所以用几百字来写这样一场照例的伏后雷雨,是因为今天有着听雨的心情。早上收到慈溪市作协秘书长小潘寄来的快递,有他近期出版的4册书。我拆开快递包,先抖出来的是散文集《纸上红尘》,一看书名夫人先抢去看了。再一册是最近一印再印的当红政宣书《点灯人》,这是中国电力出版社的第一版第二次印刷本。几年前我得的是尚未正式出版的增订本。这一册是书的作者签名送我的,那一册是书的主人公签名送我的。两册隔了5年的书厚度增加不少,书的印量更是增加不少,中国电力出版社的这一版已经是第5次印刷,显然是有了强大的组织支持,但是不知道买了书的从头到尾读下来的人,会不会象印量一样增长呢?有没有人会一读再读呢?

  慈溪是宁波所辖最富的市,宁波公司因为慈溪公司诞生了“时代楷模——点灯人”,朋友圈这半年多来几乎天天都有报道,根据公司系统的业绩指标体系,宁波公司今年的绩效分会盆溢钵满。据说杭州公司因此压力山大,因为省会杭州和计划单列市宁波是并驾齐驱的大供,宁波因为先点灯而先行,杭州自然是不能服气的。实际上象点灯人这样的“时代楷模”是可遇不可求的,就象晚上的雨,它来了也就来了,如果是人工降雨也得有这样的条件才成。

  后勤部的庄处长下午告诉我,组织关系转去社区,被拒绝了。老话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事,勉强不得的。前天那个社区的支部来电话,应该是负责人吧,问我现在在哪儿,告诉她在富阳。然后她质问,在富阳为什么组织关系不转富阳?我问她为什么就不能是城里呢?她说要有住处,我答复她那就找个住处呗。她说她要来查验,答她你来查么。她就很生气地挂了电话。夫人告诉我,这个人前两天打电话给她也这样不讲道理,很盛气凌人。夫人两年前退休已经把组织关系转去哪儿,组织生活都两年过下来,前两天那个负责人突然来电话追问为什么把关系放这个支部。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号称“共和国长子”的央企职工,退休了连组织关系都会被人嫌弃了呢?有些事不能多想,多想容易犯病。有一支老歌怎么唱的——“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只要是有太阳的日子必定就会有阴影。

  这些年政府及其学界都很推崇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这两天据说孔家后裔孔教授微博被禁言,一些好事者在猜被禁的原因。其实不用去猜的,最简单的理解孔老夫子其实是很要当官的,可惜一肚子才学的他仕途一直不那么如意,因此整天跟一帮弟子神神叨叨,天天说什么治人治于人的招术,却被后世的治人者奉为圭臬。而他的孝子贤孙孔教授把他老祖宗是彻底看透了,因此要叛逆,甚至是反动他的祖宗。道理是简单的,想当官吧就好好学点儒学,多做些表面文章;如果是做人,那离儒家思想还是远一点有益。网上有人问,“只生一个好(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的承诺,什么时候兑现呢?问的人真的是太天真。我从来不会这样问的,因为我现在已经很现实了,社区支部你爱拒绝不拒绝的看着办吧。再老点去,《点灯人》的书卖了这么火,杭州公司这么重视,社区支部总该培养一个大杭州的“点灯人”,那么我们的居家养老会不发光不温暖吗?

  (2022,08,26九龙山庄雨夜中)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93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