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桂林旅行小记

作者:晓岸瘦风   发表于:
浏览:10次    字数:1029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7篇, 月稿:57

  在滨江路游览了不到一小时,一家人就慢悠悠向象山公园方向走去。我们住的地方本来就在漓江边不远,印象中好像离象山公园风景区也很近,一路上,我们忽而爬到岸上,忽而顺着人工台阶下到江边。在江边,有一些记录农耕时代风土人情的浮雕,造型十分精美,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表情丰富,很有文化底蕴,儿子和儿媳带着宝宝一起学着浮雕人物拍照,动作滑稽可笑,逗得宝宝笑声不断,也着实过了一把穿越的瘾。

  我们沿着江边步道一边往前走,一边欣赏一艘艘游船在江心缓缓而行,船尾翻卷起一道道雪白的浪花。船行处,清亮的江水从远处一浪一浪打过来拍击着江岸,发出噗嗤噗嗤的声音,晶亮的水珠溅在脸上,凉飕飕的,整个人都感觉神清气爽。不知不觉我们来到象山公园的渔人码头前。虽是旅游淡季,但这里依然是人流如织,热闹非凡。有一些卖桂花糕的摊点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很诱惑人。我们好奇地观看几位现做现卖桂花糕的大嫂,各自用一口大锅将小块状、表皮雪白的桂花糕进行蒸制,动作十分熟练老道。看着这些如雪糖似的桂花糕,我们的味蕾一下就被抓住了,一遍遍吞咽着口水,宝宝更是忍不住地说:“爷爷,我好久都没有吃桂花糕了呢!”他的话惹得我们一家人哄然大笑,宝妈刮着宝宝的小嘴说:“富贵仔,你不是好久没有吃过桂花糕了,而是从来就没有吃过桂林桂花糕呢!”说的小家伙还怪不好意思的!既然宝宝都这样馋了,我们只得让彼此的味蕾一起痛快享受一次了!

  据相关资料介绍:桂林桂花糕‌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制作工艺的传统糕点。主要原料包括糯米粉、粘米粉、桂花干、红糖等。制作过程中需要筛选优质桂花,将桂花与蜂蜜、冰糖、白糖、桂林高度米酒和秘制中草药混合制成桂花秘酱。米粉是由粘米粉和糯米粉按比例搭配而成的,选用龙胜高山优质稻米。制作时,先将米粉和桂花秘酱混合,再加入红糖粉、芝麻粉、花生粉等内馅,最后成型、蒸熟。成品桂花糕色泽黄白分明,滋润松软,细腻化渣,口感香甜可口‌。桂林桂花糕不仅是一种美食,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家族传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咸丰二年(1852年),由王程士在家乡王家山制作。王家祖籍浙江,迁居广西后,结合当地特色和需求,不断改良糕点制作技艺,最终形成了具有家族特色的桂花糕。这种糕点在桂林的重大节日和祭祀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亲属间礼品馈赠的佳品‌。我们在品尝桂林桂花糕时,深切感受到其浓郁的桂花清香和细腻的口感,游在桂林,吃在桂林,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品尝完桂花糕,我们不再停留,抓紧时间向象鼻山景区而去。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69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日记大全

查看更多日记大全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