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是个好日子。我在教师资格证、驾驶证之外,又多了一个导游资格证。
当孩子已长大成人,当工作热情像气球一样一点儿一点儿就瘪了时,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在以不同的形式提醒你它的存在时,我感到下班后的时光除了读书还是有些茫然无聊。生活需要佐料,生命需要张力。
一直以来,我对远方的渴望就像春天的野草一样,恣意地长着。时间、金钱、琐事,所谓的责任都在禁锢着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安分守己地过着按部就班的日子。一晃就是几十年,最热爱的也爱的虚弱。
2024年4月的一天,老赵说:“你不是爱旅游吗?怎么不考个导游证?”是啊,退休已指日可待,免个景区门票也不错呀!
说风就是雨,我马上在百度查报考信息,点了个链接就进去了。就像你输入病症就有线上医生热情招呼你一样。一通咨询,说蔚县有考点,团报更优惠。太便利了,报。发动语文组的姐妹,只有孟孟响应了我。我俩三下五除二就交了钱——450元。
第二天,孟孟说,交的钱不是报名费而是网课费。她太相信我了,当时没多看没多想。我呢,常常心血来潮,一时冲动。生性简单,工作又是两点一线。不知不觉已与社会隔绝,不知不觉已是井底之蛙,不知不觉已退化成孩童。糊里糊涂就上了贼船。直到真正报名才明白,蔚县根本没资格设考点。
上当受骗,恼羞成怒,再与客服联系,人家的口气变了,态度变了,退钱也无望了。学吧!为无知付费,天经地义。
听课,做笔记,每天保证两个小时。
《全导》《地导》的课有料,爱听,不陌生。听完一做章节题,一错一大片。每一章节看似都是蜻蜓点水,但合在一起,琐碎而庞杂。记不住,根本记不住!一做题就似是而非张冠李戴。到了暑假,《法规》《业务》的课也囫囵吞枣听了一遍,听《法规》如听天书,做题全靠蒙。
抖音里有很多相关的直播课,沙里淘金,我筛选出“中途博远”的直播刷题课,分享给了孟孟。
晚上一个半小时的课,我听得很随意,断断续续听一下不听一下的。暑假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但学习效果不比平时见缝插针的学习效果好。孟孟送给我一厚摞学习资料,那是直播课分享的练习题。上面空白处是她密密麻麻的笔记。自叹不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课听了若干遍,题刷了成千上万,便开始嫌弃买的网课陈旧。我和孟孟各自买了两本新版教材,凑成一套。孟孟的书翻烂了,我的依旧是新书。事事不可比,一比就泄气。不仅脑袋笨,记性差,还想浅尝辄止。在优秀的同学面前,我时而奋起直追,时而破罐破摔。在纠结中,见贤思齐,亦步亦趋。
孟孟喜欢看书,总结归纳。我喜欢做题,总结归纳。我完全用上了教学的那一套。离笔试还有一个多月,我又买了八套打折的模拟题,认认真真地做了,认认真真地归纳了。套题的测试结果我的成绩不如孟孟,但次次都超过了往年的分数线。
面试与笔试相差十天,面试需要准备十五篇导游词。我想记个大概,临场发挥。不信三十年的老教师还怯场。孟孟说,必须自己写,必须记熟了,靠临时发挥不靠谱。一写才知道,前言不搭后语;一说才发现,干巴的能把人噎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笔试的考点在保定华北电力大学。考风好,服务好。考生绝大多数是在校大学生,五十几岁的我混在其中乐在其中。没有尴尬,还有些得意。活着不就是为了体验那些没体验过的美好吗?我甚至想唱“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笔试应该没有悬念,我和孟孟考后一见面都是胸有成竹的样子,便去游览了直隶总督府。
面试分两个部分:先讲所抽景点的导游词,再回答考官的几个问题。一进小屋,一开口,莫名地开始慌乱。整个人好像冻在了一个地方,根本谈不到情景再现地讲解。我对自己很失望,算了,何必为难自己,失望之余突然就放松了,突然发现了考官的亲切,突然明白放过自己也是成全。
半年的学习说不上多么用功用心,但毕竟是工作之余的一件正经事。孟孟的“学习让人快乐”也传染了我。头痛眼花,颈椎腰椎不给力都让我后悔过自找麻烦、没事找事。看似不顺当又比较顺当地做了一件似有意义似无意义的事。此事让我懂得“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都说过程更重要,但好的结果还是能满足人的虚荣心。分享快乐,快乐加倍。分享收获,助人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