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年华献蓝天,
暮色苍颜站机前。
砺磨艰辛忽悠志,
舞墨弄剑度晚年。
——题记
(一)
青春芳华奉军营,弃学投戎梦成真。
朝霞暮夕挥汗雨,只为苦练学技深。
精心护机勤劳作,强捍战鹰腾空间。
心系蓝天仰望星,笑迎战机凯歌旋。
(二)
繁衍忙碌七八载,解甲归田回故土。
往事记忆返畄恋,历经磨难苦也甜。
弹指一挥四十年,微信四海遥控键。
遂溪湛江水连绵,战友重逢乐开颜。
2019年4月18日—4月22日,北京5日游。中国博物馆展示46年前,我曾维护的“歼教五”型教练机,难忘的回忆留在心中……
找不到感觉
遂溪机场,我曾经当兵练武的地方……
密林底下的营房,空勤楼房、原四团、六团、独立大队、场站、内场外场、军人服务社,露天电影广场,用砖石砌成的电影布墙,还有那弯曲的营区小道,训练靶场,通向机场停机坪的柏油路。
机场内外场,没有我不熟悉的地方……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三辆交通大巴把将我们带进日夜思念、曾经军营战斗的地方……
车轮在不停的转悠,战友们在不断的遐想,这走到哪儿啦?是不是“大巴”司机把我们带进了绿色公园,还是遂溪现代化的农家庄园,怎么如此的模样呢?我那曾经熟悉影子,好像一切怎么找不到感觉呢?一个小时后“大巴”车停在军营现代文化广场。原部队营房那里停放着我们曾经维护的歼六型战机(米格—19飞机)。部队的荣誉室,崭新的广场,醒目的大楼展现在大家眼前——“热烈欢迎老兵们回家”的标语首先映入眼帘。在部队服役四十多年的陆志平大校见证了这一切,又将我们带进了外场,参观了停机坪上的进口先进苏—35战机,年轻的机务大队长,向我们讲述那列装后先进战机性能、参数……
这内场外场营房、人员环境装备一切都变得我模糊了,是不是我老年痴呆了?我们这些40-50、60成了电脑盲、微信盲。数字文化时代来得太快!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线上直播,微信支付,一切的一切我都找不到感觉……
馋嘴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空军航空兵机务兵,地勤灶伙食标准,算是那时佼佼者。
在部队我最喜欢吃沈长文班长做的“红烧猪排骨”。哪嗞味可爽口啦。
吃饭的哨声又响了,战友们排队盛饭菜。一个个,一次次怎么这么慢。星期天又吃“肉排”了,可高兴啦!几分钟过去了,该轮到我了,此时的我一双明亮的眼睛左顾右盼。馋嘴像似流口水,心在惦记着来一块大一点就好了。
不巧沈班长不盛菜。有其他战友值班每人就一块碰运气,我轮到了一小块。三下五除二就把“肉排”吃了,嘿嘿沈班长来了!我偷偷的又一次排队,这下老班长还真的又给盛了一块大的。我似馋猫一样,眼睛一亮心里美嗞嗞的,真的过瘾一把口福!
馋嘴,在我心灵中留下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