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让无数人爱上扬州。我也不例外,烟花三月下扬州,一直是我心之所向。今年三月底,终于梦想成真。
3月27日,金色假日旅行社独立成团,25人华东行。开启了为期六天的江南浪漫之旅。27日我们从北京乘坐飞机抵达南京。28日上午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在金色假日旅行社小吴导游的陪同下,我们乘坐旅行大巴车,来到闻名遐迩的扬州“瘦西湖”。
踏进瘦西湖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片片盛开的桃花与垂柳。桃花如霞似火,娇艳欲滴;垂柳依依拂水,宛如绿丝绦般轻盈飘逸。它们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画卷。
漫步在湖边,蜿蜓狭长的湖面上,湖水波光粼粼,涟漪轻荡。两岸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桃柳相间。茶花、玉兰花等花草点缀其中。花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像一层薄薄的雾霭,清甜中带着一丝淡雅,萦绕在人的身旁久久不散。真是“长堤春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入迷”。
走在瘦西湖边,一路听着导游的讲解,感受到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故事。瘦西湖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这里曾是文人墨客聚会吟诗作画的地方,也是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扬州盐商文化在清代对瘦西湖进行了艺术升华。瘦西湖本名保障湖,清代扬州盐商和地方官员为迎接康熙、乾隆南巡,在沿湖两岸叠石置景,使景观得到了全面提升。扬州盐商们为了讨好乾隆皇帝,在保障湖两岸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和园林景观,使其形似一条绿色的绸带,展现出清瘦秀丽之美。杭州诗人汪沆便写诗赞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之名便流传开来。
汪沆还把杭州西湖比作杨玉环,把扬州瘦西湖比作赵飞燕。汪沆在比较中,以唐朝美女杨贵妃的雍容华贵来形容杭州西湖的广阔和丰腴,以汉朝美女赵飞燕的轻盈苗条来形容扬州瘦西湖狭长秀美。这种比喻不仅描绘了两地西湖的不同风貌,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美学评价和艺术想象。
瘦西湖的主要景点包括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钓鱼台、小金山、徐园和长堤春柳,构成独特的湖上园林景观。形成“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园林格局。与开阔的杭州西湖相比,瘦西湖通过“瘦”字达成意象化的场景提炼,既描述地理特征,又暗含相对杭州的次中心文化定位。
五亭桥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建筑艺术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桥”。这座桥横跨瘦西湖,犹如一道彩虹。桥身由五个亭子组成,亭亭相连,错落有致。仿佛五朵盛开的莲花漂浮在碧波之上,因此又得名“莲花桥”。五亭桥倒影在湖水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宛如水墨画一般。
导游还讲解到:每当月圆之夜,五亭桥的十五个桥洞各衔一月,湖面荡漾,众月争辉,形成奇幻的画面。但是,五亭桥“众月争辉”的画面实为罕见。“十五桥洞各衔一月”,实际观赏需天时地利。五亭桥,曾是乾隆南巡时停留的地方,留下了历史的印记。
白塔高耸入云,塔身洁白如玉,与周围的绿树红花形成鲜明的对比。白塔不仅是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更是扬州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
传说乾隆皇帝1784年南巡至扬州,游览瘦西湖时感叹湖景酷似北京北海的“琼岛春阴”,唯独缺少一座白塔。盐商江春得知后,为讨好皇帝,连夜用盐包堆砌塔基、纸扎装饰表面,次日清晨造出一座“白塔”,令乾隆惊叹扬州盐商“富甲天下”。
当地官员警告盐商“纸塔欺君”可能招致灭门之祸,盐商便贿赂乾隆随从获取北海白塔图纸,并动员大量工匠重建砖石结构的永久性白塔,耗资十万两白银。现存白塔为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两淮盐总江春集资仿北京北海白塔所建,但造型更秀美,适应江南园林风格。
二十四桥是扬州瘦西湖核心景点,但是为什么叫二十四呢?导游讲解道:其名称来源存在多重解释:一是隋炀帝与二十四位美人吹箫的传说,二是沈括考证为二十四座桥的总称。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淹没于荒烟衰草之中,1987年,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重修了二十四桥,唤起人们对这座历史名桥的鲜活记忆。
今天我们也来到这个充满诗意和浪漫色彩的地方。我漫步登上二十四桥。这是一座汉白玉材质单孔拱桥,全长24米的主体结构配合2.4米宽度,形成黄金比例造型。栏杆采用24根立柱间隔布局,上下各24级台阶形成通行路径,所有建筑参数均严格对应数字24。桥面装饰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雕刻的“彩云追月”主题浮雕,桥基与水面结合处堆砌的太湖石形似祥云,展现江南园林特有的精致工艺。
二十四桥,这个月下诗韵流转的地方,见证了杜牧的吟咏。站在桥上,仿佛能感受到那“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意境。
移步换景,在扬州瘦西湖的小金山脚下,有一条伸向湖心的长堤,尽头有一亭子,名为钓鱼台。钓鱼台,古称“吹台”,曾是文人墨客吹箫抚琴、演奏江南丝竹的雅集之地。后来,乾隆皇帝在此垂钓,钓鱼台之名便流传开来。
相传乾隆曾在此垂钓,但久未获鱼。当地盐商为讨好皇帝,暗中派水手潜入湖中,将活龙鱼挂在乾隆的鱼钩上,导致皇帝每次钓起的都是龙鱼。这一操作既夸张又充满谄媚色彩。乾隆察觉异常后,和珅引用对联“凡夫岂敢朝天子,万岁金钩只钓龙”,将这一现象解释为“只有真龙天子才能钓到龙鱼”,既化解了尴尬又抬高了皇帝身份。
传闻真真假假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实实在在的钓鱼台依旧伫立在瘦西湖畔。钓鱼台是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代表作品。站在钓鱼台斜角60度,可以在北边的圆洞中看到五亭桥横卧波光,而南边的椭圆形洞中则正好可以看到巍巍白塔。这一景象一彩一素,一横一卧,真是堪称绝妙。一框五亭桥,一框白塔,就像把瘦西湖的精华收进了画里。
钓鱼台是瘦西湖内唯一需要走回头路的景点。钓鱼台三面环水,是摄影爱好者的绝佳取景点。站在这里,你可以捕捉到瘦西湖的绝美风光,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春天的钓鱼台更是美得不可方物,两岸垂柳依依,如少女的发丝随风轻舞,嫩绿的枝条垂落在湖面上,与远处的亭台楼阁相映成趣,随便一拍都很出片。
扬州瘦西湖一游的所见所闻,就粗略地分享到这里。因为第一次游瘦西湖,感觉有点儿眼花缭乱,所以记述的不够全面,也不一定准确。但是瘦西湖烟柳画桥的美,是真正确确的。
扬州美,瘦西湖更美,河有魂、桥有姿、湖有韵,山美、水美、园林美、月亮美。因此,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时到访扬州瘦西湖。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是中国的月亮城,那么瘦西湖就是中国的月亮湖。满园皆诗意的瘦西湖值得一游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