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新徽派版画,有一对父子,是必然要提及的人物。
他们以刀为笔,承前启后,在精雕细镂中,让万千线条与色块发出独特而耀眼的光芒,使得赖少其先生开辟的新徽派版画的壮阔气象与荣光,六十多年来不但没有中断,还走进了校园走进了社会。
这对父子便是师松龄、师晶。他们版画作品的代表作,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了安徽的文化符号。
师松龄是赖少其来到安徽后率先发现的青年人才。他们俩来到安徽的时间一前一后,也就相差半年。
和父亲师松龄先生
1958年下半年,师松龄从海军二航校转业,分配在《芜湖日报》做美术编辑。当时的芜湖行署是大行署,黄山地区归其管辖,师松龄便因此常去黄山写生。1959年春,他在写生时被赖少其看到了,两人便因此结下缘分。几个月后,赖少其奉命负责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装饰工作,接到任务后,他了解徽州版画曾在明清时期非常辉煌,便以创作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作品的名义,将各地版画骨干集中到合肥,他第一个想到的人选,便是在黄山见过的师松龄。
师松龄是山西永济人,永济是中国历史上的舜都,就在奔腾不息的黄河边上,其地下和地上文物之多,可冠山西。师松龄1933年出生时,其父师建平已从日本留学归国数年。师建平自号东坡,1921年留学日本,1927年获教育学博士后归国。归国后先在清华大学执教,在师松龄出生前他已回到山西,正在山西大学里讲授文学和哲学课程。抗战爆发后,师建平回老家探亲时,被迫滞留在老家,他因在枪口下拯救了陈村的400多位村民,而被山西人民誉为“抗日英雄”。
师家很早就办有学校,师建平回到老家后还做起了教学试验,是教学改革的先驱者,他后来经历种种,但其人品的杰出魅力,在其故去数十年后,仍被家乡人民念念不忘;而其夫人则有一双灵活的手,是当地的剪纸高手,连《水浒传》这样高难度的剪纸她都能轻松地剪出来。师松龄走上画画这条路,和其母亲的影响分不开。而他16岁时,能够徒步700里去临汾参加解放军,则和父亲的影响有关。
1996年,师松龄先生以其丰硕的创作成就,荣获“中国鲁迅版画贡献奖”;一年后,由他设计创作的一套八张《黄山》特种邮票,以最高票数,被评为1997年全国最佳奖邮票而驰名中国。师松龄后来成了安徽美术家协会的组织者,他组织过多个活动多个画展,却从未为自己办过一次画展。他一生低调、谦逊而朴实,在绘画的道路上却有着极顽强的韧性,这种精神气质,像极了黄山松。
《松魂》1986年 师松龄
师晶是学油画的。大学毕业时,就有一幅油画作品一幅版画作品入选全国美展。他在毕业后回到安徽工作,母校联系不上他,但知道他父亲师松龄的大名,便给他父亲寄来一期1992年第4期《江苏画刊》,那期画刊里,选刊了华东师大的师生作品,学生作品中就有师晶的2幅油画毕业创作。当收到这件辗转寄来的礼物时,师晶欣喜不已。后来安徽日报要创办新安晚报,他凭着这份刊物和两件入选作品,又通过了两次考试,包括让他设计新安晚报报头、创刊广告,因此顺利入职刚创办的新安晚报。
师晶和父亲一样,都是一级美术师,也都是国务院津贴的获得者,还都担任了安徽美协副主席。父子俩经历虽然不太一样,但最后走的路也是很相像的,都在为美术家协会做服务工作。
师晶《黄山胜景 天下奇观》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航站楼主立面壁画 宽36米高6.7米
师晶流量最大的一件作品,便是2013年完成的新桥机场航站楼的巨幅漆壁画《黄山胜景天下奇观》。这件作品宽36米,高6.7米,是迄今为止,国内公共艺术空间里最大的一幅黄山,也是安徽目前为止最大的一幅漆画。作品完成周期为时一年半,师晶去新桥机场先后13次,他是安徽日报的美术编辑,单位领导给了他全力支持,因为他要完成的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安徽省的重点文化项目。他在画这件作品时,会经常想起父亲,因为正是父亲留下来的无数张黄山作品,给了他创作灵感。
通航那天是5月30日,一个十分意外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正好是他父亲的生日,此时父亲离世已5年。当得知这个日子时,师晶内心激荡不已。
飞机从新桥机场起飞,在画前呼啸而过,一对父子,完成了一次心灵对话。
《天柱神韵》2017年 师晶
让时间回到1959年下半年。
当赖少其征调师松龄参加版画创作组时,师松龄已有版画作品入选第三届全国版画展,几个月后,这支来自全省各地的版画队伍,在赖少其的领导下做出了大名堂。当宽一米、高近两米的六张大版画,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惊艳亮相时,震惊了中国美术界。版画居然能画得如此之大,气象如此恢宏,既有时代精神,又有安徽特色,精致与大气兼具,传统和现代兼融,是史上未见世上所无。这批版画,后来被称为“新徽派版画”。
六幅作品中,有三幅,便是赖少其和师松龄合作完成的。
之后二十多年中,赖少其与师松龄又多次合作,他们合作完成的作品,多达13幅。师松龄成了赖少其合作时间最长、合作次数最多的版画家。
安徽名人馆版画《一代宗师黄宾虹》2015 年 师晶
今年5月16日,是赖少其诞辰110周年的日子,去年底赖少其艺术馆的负责人联系师晶,希望他能来赖馆办个画展,师晶答应了,他和父亲都没办过个人画展,也的确想办一个,但他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父子两代人,几十年来,都受惠于赖少其的影响,如果要办画展,必须以纪念赖少其诞辰110周年的名义来办,师晶经过和馆方协商,最后把这个展定名为“纪念赖少其先生诞辰110周年——皖韵徽风•师晶艺术展”。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几天,虽然我和师晶作为老同事无比熟悉,但我还是想和他面对面深聊一次,他便约我去在逍遥津小学的工作室采访。师晶如今是这所小学校的终身名誉校长,他陪我参观了他的工作室,也参观了“逍遥津版画工坊”,版画工坊里外面的走廊上,里面的房间里,都以学生的版画作品来布置,工坊里一应设备齐全,有电动升降机、烘干机、铜板机等等,有些设备配置如同大学里的版画系,可这所小学校里却应有尽有。师晶从2016年起,便在这里开展版画教学,他和一批青年版画家,将整个庐阳区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全覆盖地培训了一遍,使得这所小学名震安徽,2021年的儿童节,逍遥津小学学生500幅版画作品全部装框,在合肥久留米友好美术馆里齐齐亮相,震惊了参观者。
师晶《革命家王稼祥》版画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
师晶《徽州歌谣》木刻原板壁画 (安徽省美术馆收藏陈列)
近十年来师晶不遗余力地传承推广新徽派版画。也因此,师晶为他的首个画展,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设计:不要开幕式,不要研讨会,他要在展期内以导赏为主,开展版画公教活动,让学生们来看版画,让老师们来做版画现场教学。
在展厅设置上,有鉴于父亲和赖少其先生之间的特殊情谊,这次主展厅将展出两人合作的7幅作品。1959年合作的第一张《淮北变江南》,建党百年时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过,是安徽唯一一幅展出作品,曾登上1960年《美术》杂志的封面。刻这件作品时,师松龄才26岁,要到他35岁时师晶才出生。对赖少其,他父亲称之为赖老师,而他呢,则称赖伯伯。他小时跟父亲来过几次合肥,就住在长江路原省政府对面的第四招待所里。当时所有的大版画,都是在这个招待所的会议室里完成的。师晶说他小时候有一次生病,赖伯伯还专门跑到省立医院来看望他,这是他永远难忘的一件事。
师晶自己的作品将分为两个展厅,一个名“皖风”,一个叫“徽韵”。他把“皖风”放在前面亦有他的考虑。因为他的画作中,画了天柱山画了巢湖,画了引江济淮,全都是大作品,还画了不少顶天立地的皖籍人物,比如王稼祥、李克农、陶行知、黄宾虹等。用版画形式去表现这些人物,他们代表了安徽精神。至于“徽韵”,可想而知是他30多年来画的徽州系列。
5月16日,师晶会有一个惊喜的动作,这些本文先不剧透,期待这个特别展的惊喜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