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开宗明义第一句,这就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的三个依次递进的目标。
“明明德”,学习是为了发现和彰显自己和他人美好的德行,并把它发扬光大,做一个德行高尚的人,不是做一个连是非曲直都辨别不明,甚至有时候连好恶美丑都分不清的人。人必须有正确的是非观。扩而言之,对与错总要认得清吧,去年发生在大同大成双语学校的霸凌事件,真是无法想象,两个孩子缺乏教养没边了,用极其恶劣的欺凌手段做出禽兽不如的事情。假设出现更厉害的孩子用同样的手段欺负他们呢,他们的父母不知作何感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呀。
“在新民”,学习不光为了自己,还要为他人,为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复兴。孔子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门下有七十二贤士,三千弟子,成为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一道耀眼夺目的光。他周游列国十四年,饱尝艰辛,不惧生死,欲为天下黎民安危计达大同世界。毛泽东主席心怀人民大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周恩来总理在民族危亡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这些无数仁人志士赴汤蹈火,拯救四万万同胞于水深火热中,建立起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止于至善”,有点不懂,理解起来可能很抽象,书上讲就是要达到最完美的境界,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怎么达到至善?我理解,就是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地行中庸之道。中国革命曾经历过左倾冒险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都使中国革命遭受了巨大损失。理性地看待事物的发展,是我们应有的认知和态度,这样我们才会少犯错误乃至不犯错误。曾几何时,医疗体系全盘西化,中医没有主导权、话语权。现在的人们正在纠正错误的认知,逐渐认识到中医的奥妙和伟大,历经两千多年的积淀正在被开掘。所以你不能说中医不好,也不能说西医不好,中西医结合才是正确的轨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应该才是我们应有的立场,并且要坚定的笃行下去。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大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