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李津军||品味承德(六)

作者:梦醒云朵   发表于:
浏览:14次    字数:2412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5

  幸见“方亭子”

  在避暑山庄东偏北方向的磬锤峰下,遇见了安远庙,立马想到了酷似北京天坛祈年殿的那个“圆亭子”——普乐寺。这个庙的特色是个“方亭子”,它背衬雄奇青山,依托苍松翠柏,坡下的武烈河银波生辉。相对于小布达拉宫、须弥福寿庙来说,去安远庙的路还真的有点不太好走,关键是这步行的最后一公里,走的全是上坡路啊!

  安远庙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是仿新疆伊犁河北岸的固尔扎庙所建,故称“伊犁庙”,因主殿普度殿为方形,俗称“方亭子”。据说,当年乾隆皇帝有一个宠妃叫香妃,对,就是还珠格格里的那个香妃!香妃来到承德以后,整天郁郁寡欢,不是很开心,乾隆为缓解香妃的思乡之苦,便仿制她家乡伊犁河畔的固尔扎庙,修建了这座安远庙。香妃便经常在避暑山庄里的畅远阁上,远眺对面山岗上的安远庙,缓解相思之苦。

  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事实上,之所以要建安远庙,是乾隆考虑到每年有很多少数民族王公贵族来热河觐见皇帝,特别是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厄鲁特蒙古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固尔扎庙,被民族分裂分子阿睦尔撒纳溃军烧毁了。清军平叛后,由于生存环境恶劣,达什达瓦族要求迁徙内地,先后分两批到达了热河。

  乾隆帝对迁到承德的达什达瓦部众很是关照,将他们重新编为9个佐领,归入驻防八旗,隶属上三旗。同时拨给牲畜,划给牧场,发给粮饷,并在普宁寺附近的河谷上营建房舍供他们居住,随同迁居的17名喇嘛也被妥善安置在普宁寺。

  考虑到他们的宗教信仰和原伊犁固尔扎庙毁于战火,遂下令在他们驻地附近,武烈河东岸的山岗上,建造了这座安远庙。,乾隆皇帝有安定远方之意,因此这座寺庙就起名安远庙。安远庙落成后,不仅成为达什达瓦部及厄鲁特蒙古各部首领每年夏季聚会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新疆地区的王公贵族来避暑山庄觐见乾隆皇帝时的集会之所,寺庙的建成体现了清政府对民族团结和宗教活动的重视。

  安远庙的建筑与规模,远比不上“外八庙”中其它寺庙高大雄伟,但它完全打破了汉式寺庙坐北朝南的“伽蓝七堂”的传统建筑布局。在风格上明显保留原固尔扎庙的民族风格,其中巧妙地融进了汉、藏民族的建筑精华,从而使整个庙宇从布局、外观和建筑上,都别具一格。

  安远庙分为3进院落。第一进山门内,是一片广阔的场地,南北各有5间配殿。第二进院落,以汉、藏结合的平台门,与一进院落分开。第三进院落,是由70间廊房组成(已毁),正中为主体建筑“普度殿”,平面呈回字形,是蒙古族寺庙中常见的“都纲法式”。

  万万没有料想到的是,这里竟然有两道山门。安远庙的山门,是一座面阔3间,汉式重檐歇山顶砖石砌筑的门殿,下面辟有3个圆拱洞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正中拱门上额嵌有乾隆皇帝御书汉、满、蒙、藏4种文字的“安远庙”匾额,寺名寓意安定远方,团结边疆各民族,巩固北部边防,维护国家统一。

  山门与二道山门间是一片开阔地,一条长长的步道相连着彼此,这是新疆地区典型的建筑风格。正前方的两侧,有两对安放嘛呢杆的石幢。清代时,这里是举行跳步踏等宗教活动的场所。听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儿原本建有3座棂星门,分别向南,向东和向西,是个完全汉式的建筑布局。星转斗移、时代变迁,尔今这3座棂星门已倾颓不存。在山门至平台城门之间的南北两侧各有5间配殿。两侧配殿原为存放仪仗、经卷之所。

  二道山门下部,是砌砖石城座,开有拱门3个,壁上设有盲窗。石城座上建有门殿,歇山顶,阁楼式建筑,是个汉藏参杂的建筑结合体。进入二道山门,有个群房围成的正方形院落,是一座方城,东、西、南、北各有一座门阁。墙内原有一圈围廊组成院落的形式,称为“嘛呢噶拉廊”,早已毁坏无存。恢复建立的正面西向门殿,置放着乾隆帝御题的《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碑,记载了修建安远庙的缘由。正面为满文、汉文,背面为蒙古文、藏文,卧碑两侧面还刻有乾隆帝的诗作。

  门殿过后,便是位于方城正中、安远庙的主体建筑“普度殿”了。普渡殿殿高20多米,从外面看是4层,实则是3层,平面呈正方回字形,具有蒙古族寺庙中传统的都纲(讲经堂)法式,俗称“方亭子”。外观3重檐,南设3座石刻龙纹拱门,檐下高悬乾隆帝御题“普度殿”匾额。

  眼前的这座普度殿,就是完全按照当年新疆伊犁固尔扎庙主殿的形制建造的。殿内顶部是八角形藻井,藻井中央有盘龙口衔轩辕镜。一层藻井下供奉主尊金漆木雕绿度母像;二层供三世佛和六尊菩萨像;三层供大威德金刚像。

  只见殿内供奉的这尊金漆木雕绿度母佛像,凝神垂目于莲花台上,左手擎莲花当胸向外,右手垂于右膝之上,左腿盘坐,右腿微伸向外作“吉祥坐”,神态安祥、法相庄严。绿度母,全称圣救度佛母,在古时被称为多罗菩萨、多罗观音。她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共有21度母,绿度母是所有度母之主尊,总摄其余20尊化身的所有功德。主殿中的这尊绿度母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安远庙的镇寺之宝。金柱两侧各有一尊木制熊虎,是乾隆皇帝木兰行围时亲身射猎的模型,也是安远庙的镇庙兽。

  殿后的龙纹拱门,精雕细琢、技艺精湛。在“外八庙”中,安远庙体量不大,却独具特色:一是其主殿普渡殿殿顶所覆琉璃瓦为黑色,据说这是因为在五色中黑代表五行中的水,水能灭火,为使安远庙避免原来新疆的固尔扎庙毁于战火的厄运,采用黑瓦覆顶,以水克火,防止新庙毁于火灾。二是安远庙虽明显保留原固尔扎庙的民族风格,但总体仍按中原寺庙中轴线布局,只是其中轴线一反南北常规,其山门面向避暑山庄,呈西南、东北走向。

  安远庙打破了汉式寺庙坐北朝南的“伽蓝七堂”的传统建筑布局,整体呈回字形布局,国内十分罕见,在风格上明显保留原固尔扎庙的民族风格,又融进了蒙古、汉族及藏族的建筑精华,整个庙宇从布局、外观和建筑上都别具一格。安远庙作为中国现存最大古代皇家园林和寺庙建筑群之一,其设计体现了儒家统一向心的思想,同时也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象征,其文化和自然景观做到了完美的有机结合,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2024年10月29日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70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