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鸟鸣声中醒来,透过窗帘的阳光碎片,正在墙上胡乱搭积木,看上去欢喜又盲目。
看了一阵,才想起身处贵州省西南兴义市的万峰林东侧山腰处的一个民宿,翻身就坐了起来,感觉自己像阳光碎片一样欢喜,一样盲目。
吃过早饭,提上相机就往山上走去,距离出发还有一个小时,可不想浪费。估计同行的人还在睡眠中吧,昨天傍晚看好的半山草坪正好一个人独享。
连续上坡,从树林的阴影中走出,草坪阳光灿烂,有溪流从中穿过。这是蝴蝶偏爱的生境,只是时间尚早,吸水的蝴蝶还没来。我弯下腰,轻手轻脚走进去,想在挺立的草茎上寻找灰蝶,它们翅上的露水未干,反应迟钝,正是拍摄好时机。
“元胜果然在这里!”正找着,身后传来了谈笑声。
原来,看好这个草坪的不只是我,小说家陈应松和诗人海男也上来了。我笑着退回小路上,放弃了灰蝶,和他们一起聊天、散步。同为写作者,我们一起来到兴义,有着各自想提炼的东西。他们在为下一部小说寻找线索,我比较简单,就想看看兴义的蝴蝶,那是另一个维度的兴义,是用无数发亮鳞片构成的另一种地理学。
“那只蝴蝶你感兴趣不?”应松兄淡定地指着不远处的灌木,打断了我的思绪。
顺着他的手指,一只黑底饰金黄纹的中型蝴蝶出现在我眼前。它摊开翅膀,任由金线般的阳光倾泻它的全身,两种金色互相辉映,格外耀眼。
“好新鲜的大斑尾蚬蝶!”顾不得道谢,赶紧举起了相机。此蝶国内分布范围不大,云南最容易见到。能在贵州看到,挺意外的。
按计划,我选择的是去万峰林山脊步道徒步。万峰林,顾名思义,万峰成林。万这个数量级,用在地名上,一般是比喻或者造势,万峰林例外,仅 15 公里南北走向的万峰林景区内,山峰就有 2 万座以上,景区外还有更多,何其壮阔。
这些数不胜数的小山峰,东西两侧皆有更高山脊拱卫。以前有两种观赏方式:乘坐电瓶车在山腰的旅游道上远看,大致和小山峰们山顶齐平;下到平坦处,来到山峰脚下近观。我在网友的照片里看到了第三种,在东边山脊漫步,透过云烟俯视万峰,似乎更有仙气。
当然,我的谋划还有所图,平坦处多是田地,险峻山脊多是森林,除了风景好,更能看到蝴蝶呀。
正值 7 月,据说是兴义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天,我计划单人徒步,不想其他人承受一天的野外暴晒,结果兴义文友戴时昌和黔顺峰表示毫无压力,前者曾在文旅部门工作,对开辟山脊步道颇有贡献,后者是一个皮肤黝黑的结实汉子。两位都说没走过山脊步道,与我同行,都是首次,正好。
我们从狮子山西侧开始登山,拾级而上。一路野花很多,特别是百合。我专注记录和拍摄野花,一般在早春或高海拔区域的初夏。蝴蝶纷飞的季节,就有点顾不上。此刻,不断有蝴蝶从我们身边掠过,并不停留。
“有没有好蝴蝶?”老戴见我不断地举起相机又徒劳地放下,有点同情,问了一句。
“奇怪,为什么这么多红锯蛱蝶?莫非此山有西番莲科的植物?”我在自己的困惑中脱口回了一句。
大名鼎鼎的红锯蛱蝶,翅的正面有着鲜艳的橘红色斑。正是有此色斑及美妙如嘴唇的蝶形,它又被称为梦露蝶,作为对玛丽莲·梦露的赞美。此蝶在我国南方和西藏部分地区有分布,我在西双版纳见得最多,也不过一条线路一两只,而在此处登山不过 200 米,经过我身边的竟有 10 多只,密度十分惊人。多数有如红唇,在灌木上空闪动,实际上这些红唇只是雄性。雌性翅正面多为褐白色,偶见青绿色。而在走上山脊后,两种色型的雌性竟然都出现了。
当目击的数量超过 30 只时,我不由啧啧赞叹,重庆也有红锯蛱蝶的记录,20 多年来常在重庆野外寻蝶的我,却从未得见。对比之下,很是羡慕,此地称得上红锯蛱蝶的最佳观赏地了。
我的感叹还有一层意思,随着我们拾级而上,远处小山峰逐渐下沉,更多的峰顶被纳入视野,如龙鳞扶摇而上直至天边。眼前景色和红锯蛱蝶可以参照欣赏的,当众多小山峰被移到蝴蝶翅上,就简化成了连绵的锯齿甚至小尖山似的斑纹,当斑纹移到山脚的广阔大地,又被还原成了葱茏小山峰——红锯蛱蝶有如浓缩的万峰林,还可以轻盈地飞来飞去。
继续沿着山脊线前行,犹如走在一张巨大地图的上空,身边移步,脚下万山换景,我们既走在云上的林间小道,也走到山峰、溪流和村庄之上。而和别的云上不一样的是,每走一段路,除了红锯蛱蝶,还能看到别的蝴蝶。我陆续看到了蒺藜纹脉蛱蝶(翅上有无数箭矢的飞行轨迹)、断环蛱蝶(翅上最醒目的横纹,似断非断像一个悬念)等五六种,均仅一只,不见重复。
蝴蝶不爱沿小径而行,而是从东侧上来,翻过山脊向西侧而去,竟无一只反向飞行。
两公里左右的山脊步道,在我沉吟间不经意就走完,转入下行步道时,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一种小型蝴蝶的统治区域——波太玄灰蝶。此蝶翅反面灰白底,有深色纹带,臀角的橙黄色月形斑给庄重的配色增加了一丝活泼。我先后在重庆的阴条岭、福建的武夷山和广东的车八岭拍到它,都仅见一只,而这个区域的波太玄灰蝶举目皆是,令人叹为观止。看来它和前面的红锯蛱蝶,都是兴义此季的优势蝶种。
正午前,我们来到旅游步道,步行前往停车场。如果乘坐单向的旅游车,就要走走停停 1 小时以上,不想和游客们挤在一起,我们就选择了步行返回。沿途都是看过的小山峰,降低了高度,看着又不一样。我在崖边看一会风景,又到公路另一侧水沟里看汲水的蝴蝶,好不忙碌。
午饭后集体徒步结束,感觉没过瘾,又独自去了狮子峰西侧的坡嘻山,山的坡度不高,走了几公里步道,干脆弃道径直走进荒草,找了一条野水,溯溪而上。
步道入口多红锯蛱蝶,步道浓荫里多波太玄灰蝶,而溪水畔,则仅见翠蓝眼蛱蝶,此蝶正面如深秋水潭,反面如隆冬枯土,收两季风光于一身。20 年前就迷恋它,喜欢拍他的正面,也只喜欢他的正面,现在人过中年,才发现反面是另一种好看,不张扬,不喧哗,枯索中暗埋眼斑,颇有几分冬藏之趣。
次日清晨,我和黔顺峰等出现在马岭口步道的入口处。
前面讨论义兴徒步时,一位当地文友推荐了这条和万峰林山脊几乎平行的步道,说同样是云中漫步,但森林更为繁茂。
众人正在兴致勃勃观察环境,忽见入口悬挂有“步道损坏,暂停开放……”的警示牌,顿时如凉水浇头,傻眼了。
黔顺峰解释说,损坏的其实只是入口处的木质梯步,可以绕过去。我们便跟着他小心前行,看来有人常走,已经踩出了崎岖的小道。果然,只走了几十米,就来到了宽敞的石梯道上。
天有点阴,未见蝴蝶,却先看见一只漂亮白蛾像风筝挂在空中。这是琴纹尺蛾,配色水墨风,似有画师在绢纸上做墨,墨点自上而下,笔力由轻至重,又收为略轻,真是雅致。
登上山脊,终于出现了蝴蝶,都是眼蝶,一只蒙链荫眼蝶,一只玉带黛眼蝶,探身看了看,确认身份后就放弃了。接下来的蝴蝶,也差不多如此。
和昨天的山脊直线距离不远,真就是另外的生境了,没有红锯蛱蝶,也没有波太玄灰蝶,我不像是走在兴义的野山,倒有点像在重庆主城区的南山,见到的蝴蝶熟得不能再熟,都不用互相打招呼了。
干脆放弃了寻蝶,去研究分泌着树汁的树洞,结果意外找到一只橡胶木樨金龟,这可是热带昆虫啊,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低头想了一下,兴义位于与云南、广西的交界地带,算是比较接近热带的亚热带区域了,那么,会不会也应该出现热带蝴蝶?
山脊走完,我们开始下行,没多久就走出森林。观察了一下,前面是两山间的桠口处,略有田地,还有水塘,立即兴奋起来 :林缘的空地,是最适合蝴蝶生活的区域,这里应该不会例外。
果然,刚下完石梯,眼前就有蝴蝶乱飞。我让同行的伙伴到前面去找地方休息,才四处张望,先清点一下蝴蝶种类。
以前遭遇这样的大场面时,我都是由近及远,一路痛快地拍过去。经历数次与珍稀蝴蝶擦肩而过的懊恼时刻后,终于学会了冷静。在没有行动之前,蝴蝶们其实都好好待在原地的,最好方案是冷静观察全场,要特别注意落在地上或低矮处不显眼的蝶类。早就练出了轻手轻脚接近蝴蝶的能力,惊飞的其实就是没有观察到的。
数量最多的是啬青斑蝶,仅在小道交叉处附近就有 20 几只,此蝶这样的密度从未见到过,算是在兴义见到的第三种优势蝶种了。青斑蝶属的几个种类彼此类似,须仔细比对它们的斑纹,在大同中记住其中的小异。其次是异型紫斑蝶,见到 3 只,两雄一雌。然后还有青凤蝶、玉带凤蝶、幻紫斑蛱蝶等各一只。
对我来说,见到新鲜完好的啬青斑蝶的机会相对少些,就它了。计较已定,立即在众多的蝶中搜索翅形完整且拍摄背景干净的。当然,其间碰到其他蝶也顺便拍拍。斑蝶生性活跃、谨慎,往往习惯和人保持 3 米以上的安全距离。追逐了半小时,一只啬青斑蝶没拍到,幻紫斑蛱蝶和异型紫斑蝶反而到手。
幻紫斑蛱蝶个体硕大,个性有点大咧咧的,我在海南岛和云南西双版纳见到太多,拍得有点审美疲倦。其实颜值挺高的,特别是前翅有结构色,就是说它的鳞片自带类似棱镜的结构,在不同角度观察,有时呈现蓝色有时呈现灰色。
跑得浑身是汗,才想起摄影包还背在身上,赶紧取下放在路边,重新开始搜索,不由眼前一亮——一只啬青斑蝶停在高高的藤蔓上,摊开了翅膀,阳光斜射着它的翅膀,所有色斑像小窗一样分外明亮。
这也太美了,我在心里赞叹,有点不忍惊动它。看了好一阵,才缓缓靠近,高举相机,借助相机的翻转屏拍摄,因为它落脚的位置高过我的头顶了。
借助青凤蝶飞行的方向,我确认了蝴蝶们的飞行线路,它们是从山的垭密林深处,经过此处,去往另一边,那边有溪水、开阔地,更远处就是城郊小区了。此处是它们的休息区或者中转站而已。
想扩大战果,于是顺着它们的飞行方向往前,果然又见到不少蝴蝶,但没有新的种类。在一簇鬼针草的白花上,倒悬着一只啬青斑蝶,刚才拍到了完美的正面,这次又补上了完美的反面。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我随时都可以打开这两张照片,细细琢磨这种蝴蝶翅膀上令人惊叹的神秘图案了。
下山后,老戴和一位新朋友出现了,见我眉飞色舞地谈到斑蝶群舞,于是趁热打铁,说可以和我下午再去一个神秘的地方,保证蝴蝶多。
车往东北方向开,听他们讨论,好像是去一个叫坡岗的地方。先开了一段高速路,下道后车窗不断有山峰掠过,看上去体量远比万峰林的群峰大。车在一个好看的村落前停下,建筑干净,古树参天,更有溪水绕村而过。
我们顺着溪流往前走,进入一个开阔的滩区,溪水分得很细,像梳子一样穿过草坪。如此好生境,不见游客,倒是便宜了几只鸭子,在溪水里昏天昏地只顾捉鱼,对我们地来到没有任何反应。
老戴的朋友指着一个水沟说,上次来的时候,那里就有一群蝴蝶。
“不一定要成群,好蝴蝶一只就够了。”我一边笑着说,一边用目光扫描着整个区域。
一只钩翅眼蛱蝶被我们的脚步惊飞,又在十米外的路面落下。一只翠蓝眼蛱蝶也被我们惊飞,它放弃了路面,去青草丛中晒起太阳来,一动不动。
突然,一只褐色蝴蝶迎面从左侧飞过,我条件反射地急转身,仍然没有了它的身影。
体型比钩翅眼蛱蝶小,颜色接近,这是一只什么蝴蝶?回跑几步,在它可能落下的区域反复察看,很快就重新找到了目标。
褐色翅膀上有平行的波浪线纹,前翅顶区各有一个醒目的小白斑,外缘也有白斑呼应,这小家伙还挺讲究。我认出来了,是波蛱蝶。这就很有意思了,波蛱蝶是典型的热带蝴蝶,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想起上午见到的橡胶木樨金龟,看来北上渗透到兴义的热带物种不是个案。
后来又见到几种凤蝶,都常见,不如波蛱蝶给我的惊喜。
这些溪水的水源之一,是一口泉水,水量随季节等因素而变,会间歇性地喷涌出来,所以得名间隙泉。
泉心安静,看来时候未到,但附近熔岩上的植物,让我大吃一惊,其他地方少见的齿叶吊石苣苔,这里竟然随处可见,蓝色的花朵让石头们像缀上了星星。暂时放弃蝴蝶,清点了一下,一共发现了三种苦苣苔科的开花植物。
又是一个清晨,背上双肩包,匆匆用过早餐,就急急向村口走去。
昨天与波蛱蝶的偶遇,引起强烈的好奇心——还能在万峰林看到更多的热带蝴蝶吗?它们对这个亚热带地区的渗透程度,值得好好探究。
睡前就想到一个方案,不再像前两日那样徒步了,我要改为蹲守。
蹲守点也想好了,狮子山西侧森林茂密,而村口有停车场,几条道路在这里交替,是距离森林最近的林中空地,和半山草坪不一样,它是村庄与旷野的过渡地带,以我的经验,蝴蝶最喜欢光顾这类区域。
停车场有两个,下面大的忙碌,上面小的清静,就守小的。
晨光即将移动到停车场的泥地上,我取下双肩包放好,喝着茶,眯着眼看着森林,像一个老教师,满脸微笑地等待着前来上早课的学生。
最早来打卡的是一只残破的碧凤蝶,到了老境就懒得小心翼翼了,直接在低矮灌木上摊开翅膀,在阳光中充电。蝴蝶都是太阳能设备,充电不够,体温没升起来,就无法长时间飞行。
接着来到的,是大斑尾蚬蝶,这几日多次见到,不意外。
40 分钟后,终于,等来了第一只热带蝴蝶,一只小小的细灰蝶。它前后翅的反面均为黑白相间的云纹,臀角有一对眼蝶,所以,它在泥土上跳动的时候,身后像拖着一个小精灵。
刚拍好细灰蝶,远处建筑的墙角金光一闪,转眼不见。难道是文蛱蝶——另一种热带蝴蝶?
文蛱蝶的雄性,翅正面一片金黄,略有眼斑。起落时就是这样金光闪闪的。
这可是警惕性很强的蝴蝶!我提着相机,蹑手蹑脚慢慢靠近,脚步就像踩在棉花上,不敢发出一丁点声音。
一只翅形完整的雄性文蛱蝶,正津津有味地吮吸着一根潮湿的木头,阳光在木头上刻画出清晰的蝶形阴影。
仅仅一个小时,我就蹲守到两种很难在亚热带出现的热带蝴蝶。兴义的生境,给我的惊喜实在太多了,这本刚掀开的巨书,值得更深入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