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听 雪

作者:杨永生   发表于:
浏览:23次    字数:2016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3篇, 月稿:33

  清晨出门,也许是心里太高兴的缘故吧,仰头望见头顶天空那朵白云,白云仿佛也在天空俯瞰着我们。那朵白云距离我们头顶并不高,而当我们的越野车徐徐开动的时候,头顶天空那朵白云也徐徐地同向飘荡。车行,白云也行;车奔,白云也奔。上下之间,仿佛始终保持着固定的高度距离。似乎二者之间有着一条无形的线连着,那白云恍然放飞得惟妙惟肖的风筝了。三十分钟后,车子在山脚开始了爬坡。车子拐过一个弯,那白云倏地不见了。我们的越野车在登山公路上左盘右旋了二十公里之后,便缓缓驶入了位于仙游、德化、永泰三县交界的“石谷解”山脚,停住了。

  或许是“物以稀为贵”吧。我国北方下了一场雪不算什么,小菜一碟而已,可在地处闽中地带的“石谷解”要是下了一场哪怕是小雪,也是稀罕得很哩。人通常是有好奇心的,有了好奇便想去看看,这也是人之常情。想想我们也是,我不由得在车中暗笑自己的“迂”了。下得车来举目一看,但觉冻风阵阵,刮在脸上,凛冽得很。心尖儿冷得打颤,雪却没有了空中的飞舞,这多少有点乏味的感觉啰。朝旭尚未现出,整个儿空中呈着灰色的氤氲。一定是附近的山那边有个村庄吧,此际传来一声又一声的晨鸡啼鸣,在这雪后的早晨听起来格外的清亮。放眼四顾,漫山遍野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沿着杂石铺就的宽约一米的弯弯山道,我们拾级而上。道路上已然撒播着冰雪,有些儿溜滑,双脚踩在石阶上,每登一步,脚下就发出冰块被碾碎的“咯吱”声。同行的文友小李兴致勃勃地边登边介绍说:

  “这‘石谷解’主峰海拔1803.3米,是闽中第一高峰,堪称‘闽中屋脊’。在每年的春、夏、秋三季,山中溪流潺潺,峡谷犬牙交错,两岸树木苍苍,鸣声上下,风景这边独好。它是咱省十大徒步线路之一。”

  “的确不错。今天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咱仨早早赶来,为的是一睹雪花飘飘的风采。遗憾的是,下雪的壮景是看不到了。你俩看看,对面的山坡那原本大小的石头,雪花一披,有的像白虎,有的像北极熊,有的像白鹤,有的像白猴。小李,你是本地人,那你说说,那些个大小景点都被雪覆盖了,还有什么看头?”文友老张有些儿气馁、手指着对面山坡,嘟着嘴问道。

  “呀,没关系。前年秋季我还到过这里哩。这山间除了千姿百态的岩石以外,还有蔚为壮观的云海呢。若登上山巅远眺天边云舒云卷,将会给人一种飘飘然欲仙的感觉。”小李边登边说,显得有些儿气喘吁吁的样子。

  我们继续上登,感觉四周很寂寞。寂寞并非生命的缺失,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志在巅峰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中。咯吱!咯吱!咯吱!我仨能清楚地听见自己踩碎薄冰的脚步声。山道小径的两旁,没见到不被雪压的山草,也没见到不被雪压的松竹。那引人入胜的不是石头,而是草树。在白雪覆盖下,山草们也没有睡觉。您要是把上面的雪儿一拨拉,那枯黄的草叶准能清晰地凸露了出来。山,抱着树;树,拥着山。一场大雪是否断送几许草树生命?然而山道拐弯处,十来棵松树却是那样的挺然屹立傲苍空!眼下是隆冬时节,没有春光的明媚春花的俏丽,没有炎夏的热烈草树的茂盛,没有金秋的迷人硕果的飘香,有的是白皑皑雪花与枯黄相伴。看着登着,我感觉道旁的积雪压弯了松枝,那些松枝受不了过重负荷而发着呻吟,淅淅、淅淅、淅淅淅,极微妙又是极细切的,如夜深人静之时,对面楼房里飘出来‘梵阿玲’的声韵一般。突然,一声“嘎啦!”一棵松树的枝干断裂了,雪堆儿顺着断枝倾斜而下,泻在了地上。

  终于登上了山巅。我仨站在一块巨石盘陀上,放眼望去,千山万壑,尽在脚下绵延,被露出云端的太阳照射得红装素裹,分外妖娆!顿时一种自豪感、成就感从胸中腾起,久久不能平静。呵呵,这个世界不会偏爱任何一个不劳而获的人,也不会辜负任何一个默默付出的人!

  半个小时以后,我仨顺着山坡背阳的小径返程。但见道旁十来米远的峭壁表面,挂着一条条长达三、四十米的冰凌。冷不防又是“嘎啦!”一声,眼前一棵被雪压弯的竹树,终于受不住压了,从腰间折断了。那些白花花的雪一个劲地往下倾泻。当我们往下走出三十米路。又是听到“哗——!”地一声,雪堆顺着道旁那棵并不高的松树枝头,尽情地滚落了下来。那枝头刚一卸下雪堆,便又恢复了原貌。裸露在阳光下的松针儿那么开心地眨着眼、泛着鲜绿哩。往下走,往下走,道旁坡上一棵棵松树挺然屹立着,刚强的树枝勇敢地扛起庞大的身躯,枝丫间顶着厚厚的积雪,并没有折,也没有断。它们何止是屹立在那坡上,它们分明是屹立在我的心里!

  苏东坡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儿观之,则物语我皆无尽藏也。”人非草木,都会在生长、生活的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程度不同的困难与挫折。看那雪中的松、雪中的竹,雪中的草儿顽强抵御严寒而不避,战胜困难、挫折而不馁。然而凡事都有个度,都有个底线,超了,过了,便折了,断了。因此学会像那松竹,在重荷面前,在困难面前稍微柔韧一点,弯曲一点,灵敏一点,才不会遭到折断。这,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65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