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一个丽日晴天,有幸来到位于安徽舒城县的万佛山游玩。
游程始于飞龙潭景区。中午12点,在上书“万佛山”三个鎏金大字的牌楼处,我问景区管理员:“啥时来万佛山最好玩?”
“一年四季都好玩。”管理员笑答。
通过登山入口——防火检查点,游玩就算正式开始。
稍行,就见一泓小潭,略成椭圆状,若山之眼,潭边一圈裸露的白色花岗岩是眼睑,潭上的青苔藤蔓似眼睫;潭水微漾,波光粼粼,像是闪眼:欢迎!欢迎!
据考证,飞龙潭景区内出露的岩石均为燕山中晚期侵入的花岗岩和石英二长岩,侵入时代为距今约1.25亿年;在不足两公里的峡谷内,龙潭三瀑、天河瀑、龙尾瀑、二迭瀑等共九潭,称为九潭谷。
行不多远,就听一阵哗哗的水流声,循声望去,飞龙潭、飞龙桥就在眼前。近观,潭水浑如碧玉,潭上石桥卧波,拱形的桥身和低落的河床构成圆孔,一条涧流,顺孔从数米高的落差垂直而下,不紧不慢、不窄不宽,似白炼、似龙须;须入潭处,泛起连串水花,水花四溅,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沿着九潭谷道前行,除了泉水、瀑布、奇石,四周是山,山上松柏依然,其它林木有的一叶不挂,枝干铮铮;有的一树叶黄,悄然飘落,似是自然界秋冬转季的黄灯,明示现在是冬季;而谷道甚是干净,道旁除了枯草落叶,未见其它垃圾;可能又非节假日,道上游人稀少,既未嗅到花香也鲜闻鸟鸣,只是时常听到峡谷的泉水声、音箱里温馨的提示声,以及悦耳动听的女声小合唱的红军歌。
峰回路转。随着山势增高,水声也随之增大,原来,不觉已游至天河瀑。初冬的天河瀑潭水清浅,从高处花岗岩体间垂下的流瀑,虽廋了点,可立于前,也不难想象夏季雨水充沛时,其不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与神韵。
接着的龙尾瀑也非一般,瀑呈S型下泄,落差18米,据科学检测,此处负氧离子每立方米6000个,是城市的300倍,被称为“天然氧吧”。说实在的,若非景区规定,立马就伏于瀑下,把玩龙尾、畅饮龙津。
行至二迭瀑,回望九潭谷,可谓九潭串珠,瀑潭相连,泉水就像是从崇山峻岭飘向山间峡谷的银白绸带,汩汩泉涌、潺潺不息、由势而型、若隐若现、恣意伸展,成为龙河口水库(万佛湖)的源头之一。对于灌区内的人们来说,这不仅是泉水,更是大地母亲的乳汁恩赐;而随着龙河口水库至合肥市自来水源引水工程的全面竣工,万佛湖水也将成为合肥市民的“生命之水”“幸福之水”。
过了二迭瀑,不远就是万佛山索道下站房。坐进吊厢,一会朝前而坐,两旁的山峰越来越近、越来越高;一会朝后而坐,则越来越远、越来越小。全程17分钟,几下折腾就达上站房,既是难得小憩,也是临空赏景的别样体验。
下了索道,来到落客平台,一方电子大屏吸引视线,实时显示:12点55分,舒城县万佛山风景区空气质量指数PM2.5:每立方米13微克,温度:18.9度,风速:每秒0.4米,负氧离子每立方米7798个……
“此乃真人间天堂、天然氧吧也!”阅后禁不住惊叹。
而路标指引,前方就是揽秀亭、老佛顶,所以对意在登顶的我来讲,此处还不能久留慢享,只能继续前行。
登顶的游程美妙曲折——
索道上站房路牌标明:由此登山海拔1260米。有别于山谷幽涧,虽都是步行,可此处行走,由于山高少了遮挡,视野也逐渐变得开阔。抬头天空,苍穹皆蓝,只见蓝天不见白云,如非得扯上一点白,那就是尘世白昼难得一见的月亮高挂;而那太阳,此刻不仅是天空的主宰,更像是永恒、万能的聚光灯,不断上演杰作:前方斜坡的仿木护栏,栏与影、虚与实、纵与横,构成奇妙图景,在砖砌的步道上沿路铺展……
沿道上行,发现前方高坡有一翼然红亭,冬阳正对亭尖中央的圆顶,折射出炫目光晕,让人联想到夏季万佛山难得一见的佛光。原来这正是揽秀亭,亭书对联:畅揽龙舒风物万千气象,喜看华夏江山九五乾元。亭记之:
舒城县西南为山地,峰岭秀削,林木葱茂,飞源流泉;中部为丘陵,地势逶迤,桑麻连绵,瓜果飘香;东北为平原,有十里荷塘,百里稻浪。立揽秀亭可一览舒城气象万千的风物地貌,可远眺大江南北,畅怀华夏九五乾元,雄浑壮美的恢弘气度。
放眼揽秀亭,四周地势高远、视野独特,加上晴空万里,能见度极佳,既可远览连绵的山岚、山间盆地散落的村镇,又可近观山上奇异的岩石、苍翠的松柏等,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离开揽秀亭,很快远处悬崖的一棵虬松映入眼帘,挺拔屹立,像个将军;而对面峭壁的松林似整装待发的战士,俨然当年大别山区红军和革命的队伍。
玩的“快活吗?”突然,一个童音从坡后传来。
“快活!”刚从身边走过的年轻母亲大声回应。
回音过后,几声小鸟啁啾,一切又归于平静:万籁俱寂,如若真空;而空气清新得无一丝杂质,阳光温暖得无半点瑕疵,风儿也知趣躲了起来,一切都令人无比惬意。
“快哉,委实快哉!”见后面的人跟来,我就连忙趁兴赶前,可感触、考验也随之而来——
走着就来到了“妈妈崖”。妈妈崖之由来为此处路窄壁陡,令游客不由惊叫“我的妈妈耶!”
果不其然。一路基本都是砖砌步道,仿木水泥栏干;可此段,路面是高低不平的岩石,护栏是分立的栏柱用绳索穿联而成。行于上,之前的惬意散漫模式倏地变为紧张专注模式:小心翼翼、亦步亦趋。自顾不暇就谈不上观景,可道旁,松枝掩映的三角岩石上刻的一变体朱红“思”字,却引人注目。
由“思”而过,很快陡崖突兀,目测几近直角,高约不下10米,崖凿步梯、绳索扶手,不说行走,就是瞥一眼也胆怯、倒吸凉气:“我的妈耶!”
当身贴陡崖、手脚并用,狼狈下崖,已是浑身冒汗:真不愧是妈妈崖!
稳步、歇脚、定神,猛然想起刚经过的“思”字,真乃恰到好处、匠心独运,令人感慨良多。思绪便也穿越起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难怪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有如此嗟叹;此处的妈妈崖也有同工之妙,使人联想到行路的艰难、坦途的重要。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今天,昔日诗人的嗟叹早已不复存在,祖国山河四通八达,华夏美景任君畅游;可你可曾想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在万佛山清凉涧景区就有着当年的“红军医院”和“抗战烈士墓”供游人缅怀、瞻仰。
追溯万佛山:前身为国有舒城县小涧冲林场,1958年成立舒城县万佛山国有林场。通过几代林业职工的努力,在林场的基础上,已成功建立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近几年来,在舒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兴场之路,先后获得“中国森林氧吧”“中国森林养生基地”“森林康养林场”等荣誉称号。
“我爬不动啦!”
“快爬!上面好漂亮啊!”
突然的喊声把我从沉思中拉了回来。其中的一个声音清脆甜美,分明是个孩子。
环顾周边,正处崖谷与峰顶之间,正前方就是万佛山主峰——老佛顶。身前是拾级而上的天梯,身右是下行的步道,道口护栏挂一蓝底白字小牌,箭指“由此下山”;身左是悬崖,除了青松,身后有一簇像成熟麦子一样的高杆植物,光杆金黄仅余穗子,阵阵微风吹来,枝枝轻摇阳光,像古代出征的令箭,就要发令于前。
是上?是下?至此,一个我想上;而另一个我想下:因为一路游来,已感腿酸脚软腿杆痛。可“山不见我,我自去见山”,老佛顶就在眼前,不登岂不遗憾?!而且阳光正斜照在老佛顶右侧山腰悬空的人工步道上,在山的背景映衬下显得通体透亮,闪着银光,就像是一枚硕大无比的之字形银冠——那是登顶成功者的下山专道也权当专属礼遇吧。
抬眼天梯,游人登姿各异,其中一位母亲身背幼子匍匐攀登,身后一稍大男孩背对峰顶,坐于石梯,每挨升一级就停一下,其状甚是勇敢可爱……
“我要登顶!”目睹此景,我不再犹豫怯步,像是领了那金色令箭,直踏天梯。
可毕竟已非年轻一族,体力差的也不是一点点。天梯步道虽好,但仍陡峭高远,所以不一会儿,每攀上一阶,都倍感身软腿灌铅似的,只有歇息喘好气后才能接着爬;同时,也心生到此为止、半途而废之念。
“我的体验是,当你定了登山的目标,接着考验你的就是体力、耐力和意志。”
在我前面的一位身材结实、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男子,正与同游的两位年轻人攀谈。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此话那么在理!好像专对我说的,可我令箭犹在,稍有困难就打退堂鼓,想到真是汗颜。
虽无谢公屐,也要登天梯!
两眼不看身边景,一心只登老佛顶。
一定要上去!
我心里一边调侃一边加油,同时也增了些信心和劲头。
接着的攀登,感觉除了累的要命,就是外冷内热。山风吻在脸和手上,寒意如影随形,虽然脸上未挂满汗珠,可身上已是汗湿衣背。山风顺着脖颈钻了进来,就像是无数凉针轻扎热身,半是热乎半是凉爽,给人以难得的清爽和清醒:忽然感悟入口管理员的答话,真是精妙而睿智。
志在顶峰的人不会在半坡停留。尽管粗气不断、踉跄狼狈,可我终于在下午3点前登上了巍然耸立的老佛顶。
只见顶牌有曰:老佛顶民间俗称猪头尖,志书记载为柱突尖、矗突尖,为舒、桐、庐、潜四县众山之祖,海拔1539米,因远观似老佛坐禅而得名。为大约1.21亿年前花岗岩中发育的近于垂直节理经风化剥蚀形成的穹状峰。
登顶的喜悦无需赘言,顶上的风光美妙绝伦——
伫立老佛顶,远峰近岚,尽收眼底。极目远眺:千峰竞秀,沟壑纵横,叠嶂起伏,林深涧幽;群山虽无云雾缭绕,少了神奇、瑰丽,但丝毫不影响我对山的景仰、观感;仿佛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并由此想到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造物主的鬼斧神工;而人类在其面前显得是何等渺小、不值一提;同时又是何等伟大!只要遵循自然规律,就能征服自然,为我所用,巧夺天工……
置身老佛顶,此刻阳光普照,令我沉醉的是,天地仿佛是倒过来的海洋:湛蓝的天空是洋面,匍匐的群山是岛礁,而那栖于其间的栋栋白色建筑是片片归航的船帆……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随着温馨的提示,老佛顶上空回响起《我爱你中国》的优美旋律,好像专为我此刻激动的心情……
是的,此时我什么都无需表白,因为我深感自己的语言是何等苍白!
可下山前,我还是忍不住内心大喊:
我爱你万佛山!
我爱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