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铃声响了。我朋友圈的一个文友打来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妻子,“阿阳,走了,昨晚1点多去世了……”此时,打手机的女人早已泣不成声了。“怎么会啦,……”我一听不觉毛骨悚然,一时语塞。我怎么也不相信他去世了。春节刚刚过去,他还在朋友圈发信息呢。春节前听说他上个月住院了,出院后我和老伴一起去台商区洛阳镇探望他,他就住在母亲开的诊所一处住宅,由他母亲亲自照顾。当时我觉得年迈的母亲这么坚强,人活着多好啊!儿子病了,媳妇上班,母亲一肩挑起儿子一家人的生活重担。母爱如隆冬第一缕阳光,温和地照耀着患病的儿子,于是我感叹伟大的母爱!一场“天灾人祸”的降临,使许多家庭、许多人忍受着无限的悲痛。我难以置信正好是属于他最好的时光,真的不舍他的离去。打开我朋友的微信,就看见一则讣告:
先夫张俊阳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15日去逝,灵堂设于洛阳桥头老宅张氏大夫第,定于2月17日上午9:00举行出殡仪式。妻史冬梅于朋友圈,泣告先夫生前亲朋好友,如有打扰敬请谅解。
此时我才恍然大悟,知道他是真的走了。我和张俊阳多年来交往的一些往事顿时涌上心头。
认识俊阳是我退休后,我作为鲤城区卫健局聘用人员和他同在一个办公室办公,平时打招呼,一来二往,他知道我是作家,有意和我交谈,在平常的交往中就这样熟络起来了。那一年春节后,他邀请我去洛阳老家作客。从此以后,我认识了他的全家人,他的妻子史冬梅温柔贤惠,在中学当教师,教书育人,桃李遍天下。他的母亲张特鸿是一名祖传儿科名医,一生救死扶伤,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声名远播。他的大哥叶俊聪行也是一名医生,行医多年,医术精湛,救治过不少患者,母子同心同德,仁心仁术,处处为患者着想,无微不至暖人心,其诊所挂满锦旗。他的小妹张梅芳在儿童医院任护士,还有他的儿子、侄儿、侄女都是在校学生。有一年我受邀请参加他母亲的寿诞,一个家族的亲人难得聚一起,全家人坐了满满两大桌。
俊阳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早年毕业于华侨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学的是美术,喜欢的却是书法,他挥毫泼墨之间,写的一手漂亮行书,让人爱不释手。2022年5月,他在鲤城十二人自撰诗文楹联书法展上,其书法作品和张俊阳的一首《惊闻泉南疫情有感》诗稿,赢得参观者的赞誉。
七律
华夏中兴事可期,
怎知南国折芳枝。
封城不是难堪日,
抗疫方為大问题。
刷码人人盼绿黄,
居家日日拥旌旗。
卧闻阑外潇潇雨,
春暖花开终有时!
他不仅善于吟诗作词,而且写过楹联“手持梦笔书奇景,心有春风养太和”由俊阳集联,颖之書法。但最擅长的是写古诗词和新诗,他的一首《百年镰锤,狮醒东方》诗歌曾荣获“鲤城机关党建杯”暨“百年荣光路,奋斗新征程”主题征文比赛三等奖。我写诗十年,苦心孤诣,“淡墨磨虚空,秃笔蘸沧海”,仍无什么惊人之作,于是俊阳成了我的诗友。我一生求学,半世遗憾,但对于坚守文学之事,并无一丝后悔之意。
后来,我听说张俊阳曾经由泉州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出版了《怀瑾集》一本书。书中收入他的人口文化作品,有诗图篇、书画篇、韵文篇、诗词篇、楹联篇,其诗文亦情亦理,文采斐然,内容丰富,可读可看,便于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之用。他先后创作了《和谐计生三字经》《计生宣传“四字歌”》《计划生育“八荣八耻”》,古体诗、绝句、律诗、楹联等作品,这其中倾注了他对人口与计生宣教工作的满腔热情和良苦用心。这本书是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他在书的卷首页写道“举海为怀庆国寿,引江作墨写丰碑”,寥寥十四个字,就把拳拳爱国心,浓浓中华情尽收笔底。
再后来我们合著出版了《悬壶万安》一本文集,书中收入我和张俊阳的文学作品,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在书中有我一卷散文随笔,有俊阳一卷诗词楹联,洋洋洒洒十余万字,由我采写张俊阳母亲的有关报告文学占了大半篇幅,并以《悬壶万安》作书名,寓意明白,这是一本感恩的集子。他母亲是名祖传儿科医生,行医40余载,名扬四方,生活经历坎坷,处世为人,朴实而厚重,是个典型的惠安女,有着勤劳、善良、坚毅的品格。每每念及他母亲的养育深恩,做子女的张俊阳总涌动着一股奋发向上的动力,谨以此书献给可爱可敬的母亲。张俊阳在序言中写道:“是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路旁的音像店播放着一曲BeYond《真的爱你》:“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一生眷顾无言地送赠;是你多么温馨的目光,教我坚毅望着前路,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没法解释怎可报尽亲恩,爱意宽大是无限,请准我说声真的爱你”,可能因为近来家里有一些变故,我听着听着刹时怔住了,百感交集,母亲何尝不是像歌词所写的那样,做子女的要感恩——“纵使啰嗦,始终关注,不懂珍惜太内疚”。禁不住,我的眼泪夺眶而出,还有多少可以拿来颓废的光阴啊!”一字一句皆是情,由此可见,俊阳对养育他长大的母亲的感恩之心,感谢之情。
以至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散文百家》杂志社图书编辑部主任张露群先生在序言中写道:“通常有艺术追求的人,都比较清高自傲,很难看得上蝇营狗苟的红尘俗务,能将这两者视为一体,本身就是一种大境界,正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治生产业皆于实相不相违背”,很符合大乘佛教的入世精神。”他分析得入理入情!
张先生又说:“更为可贵的是,张俊阳对母亲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念念不忘,不仅在诗词作品中多次抒发自己的孝心情怀,而且在生活中克尽孝道,对母亲的照顾细致入微,堪称表率。”他对俊阳的为人可是赞赏有嘉呢。
《悬壶万安》这本书出版之后好评如潮。真是一书在手,亲情、友情恒久远。我们就是这样相识,以文交友,畅谈诗文书画,以文为趣,不亦乐乎。
时光在奋斗中流逝,岁月在磨练中坚强。人不仅为了生存,而且要体现个人价值。
说起三年的新冠疫情,我无意把张俊阳和逆行者相比,平凡的人做了不平凡的事,不是英雄却胜过英雄。不过他总想: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理应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当先锋、做表率,为社区安全保驾护航。张俊阳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去做。疫情期间,他奔赴抗疫战场,不顾个人安危,来到鲤城区临江街道溪亭社区的防控区,毅然选择逆行。在防控区,不分昼夜,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默默无闻地坚持在抗疫一线,他不懈努力的服务百姓,让奥密克戎病魔闻风丧胆。春天的花开疫散终有时,万众一心迎春来,我们终于等到解封结束了。谁知道他等来的不是福音,而是不幸患上重病,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不知是不是工作压力过大,饮食失宜,生活过分失度,使他白发早生,面容憔悴。我看他也许是太累了,需要休息,也许是腹部太疼了,他才去住院治疗呢?我去看望他的时候,只见他走路蹒跚,脸色苍白,说话有声无力,一个体重180多斤的男子汉,一下子消瘦了很多。我不知道怎么关心他,怎么安慰他。望着他孱弱单薄的病体,我在心里,默默地为他鼓劲,为他祈祷,愿他的明天,会更好。
不知何故?一个喜欢文化艺术的人,他就是住院时也还在朋友圈发信息关心国家大事和家乡变化的图文。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春节期间他还忘不了带着病体去给亲人们拜年。“若非故友怜衰病,谁肯凌晨访寂寥。”有人说,亲人是一生感情深厚的人,亲缘是一辈子脱不了关系的人。也有人说,亲情是海,它比海还深;亲情是山,它比山深沉;亲情是蜜,它胜过蜜甜。所以人生最亲的人莫过于父亲母亲了。
俊阳是个孝顺母亲的儿子,也是疼爱儿子的父亲。在病重的日子里,他和母亲同屋共眠,度过他人生的最后时光。他想和母亲多说话,听母亲唠叨,而母亲为了照顾他,给他端水送药,还端饭菜到床头给他吃。临终前,他从病榻上慢慢地爬起来,“扑通”一声忽然双膝跪地,一句话“阿母,你辛苦了!”好像给母亲辞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以这种最古老最传统的方式,尽显儿子的孝道,真是让人心碎,看着都让人禁不住热泪盈眶啊!此时母亲尽力搀扶着慢慢冰冷的病体,眼看着儿子的生命一点一滴耗尽,终至一筹莫展。我看到年迈的母亲伤心欲绝,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张医生的苦楚我能体会,她是欲哭无泪啊!
送殡那天,天空阴沉沉的,天上无云,地上无风。送行的人一路无语,只有一路哀乐,听着就让人揪心!我看到张俊阳年幼的儿子二宝,手捧着父亲的遗像一脸愁容,双膝跪地于灵柩旁边拜谢所有的亲朋好友。此时此刻,我是泪流满面呵!此情此景,我会想起当年儿子早逝抛下孙女,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那一幕悲情,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楚,男人的心痛有谁知道,伤心的话儿向谁诉说呢?
俊阳走了,他刚过知命之年,是不是带走了一卷诗书?他留给朋友的是遗世不了情。《魏书·张普惠传》曰:“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这是每个人未走完的路,未来的每一天,我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好好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