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味美情重,岁月回甘——评述湛蓝《荠菜,时节知味》

作者:海平   发表于:
浏览:19次    字数:5117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41篇, 月稿:41

  有些味道,是舌尖的记忆;有些味道,是时光的印记;而有些,则像是一种恩典,不經意温柔地降临在餐桌上,轻轻唤醒人心深处的眷恋与感恩。湛蓝的散文《荠菜,时节知味》便是这样一种味道,它透着春天微雨初霁的清新,也带着泥土尚未褪去的微凉。它穿过乡野的晨雾,落在一只捧着碗的手心里,氤氲成一场温暖的梦,也是一种缓慢浮现的启示——关于生命的节律,关于恩典的眷顾。

  一、野菜的诗意:流转于光阴中的生命之律

  春分时节,阳光透过云隙洒下,温暖而又柔和。大地在这个微妙的时刻苏醒,仿佛一切都在不言中讲述着一个个关于生命的故事。每一颗种子、每一株嫩草,都在这片土地上迎接属于它们的时刻。而荠菜,便是在这样一个生机盎然的时节里,悄然生长,迅速汲取了春风的气息,带着青草的芬芳悄然登场。

  在湛蓝的文字中,荠菜的生长并非偶然,而是一种自然的呼唤。每一株荠菜,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场大自然的盛宴中。它不依赖于人类的劳作,也不需要过多的关照,仿佛自带一份生命的秩序。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响应,也是对时光流转的忠实纪录。正如《传道书》提到的:日光之下各样事务都有定时,天下万务也都有定期。这也提醒我们,世界万物的背后都有着某种深邃的秩序,而荠菜的生长就是这一種秩序中鲜活体现。

  这种秩序的存在,不仅仅在于它在春天的到来,也在于它的朴素与坚韧。它不像那些盛大、炫目的花朵那样吸引目光,却总能在自己应有的时节安静地生长,正如那些在人生路上默默坚守的普通人。湛蓝通过这点,将荠菜赋予了更深的象征意义。它的生长,不是依附于外界的纷繁世界,而是根植于土地、顺应季节,它的生命与世界的节律息息相关。

  这种“按定期定时而来”的节奏感,在湛蓝的散文中被巧妙地转化为对生活的理解。她提到:“在每一个静默的瞬间,时间似乎也在为我们量身定做一个舞台。”这句话不禁让人反思,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轨迹,是否也遵循着某种不易察觉却又自成一体的规律。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仿佛都在等待适当的时机去展现最完美的自己。而荠菜的生长提醒我们,不需要急功近利,而是要顺应内心和时光的引导,去实现生命的价值。

  回望过去,荠菜并不是唯一在春天生长的野菜。然而,它独特的清香和口感,在季节的流转中悄悄地印刻下了生活的节奏。它的每一片叶子,似乎都在讲述着生命的真谛——自然与人类、时光与记忆之间的互动。它的每一片嫩叶,都在告诉我们,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生命的本质就是在自己与世界的对话中生长,坚定且从容。

  湛蓝通过荠菜与自然的联系,将这种生命的哲理用文字娓娓道来,她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像是一种温柔的提醒,告诉我们:“生命,正如荠菜,依照自己的节奏而来,适应自己的季节,坚韧、纯净,且美好。”而在这背后,正是大自然最深邃的智慧在悄然流淌。

  二、食物的温度:超越时空的牵挂,流动于生命的馈赠

  食物,不只是果腹那么简单,它承载着远方的牵挂,包裹着深重的情谊。 河南沈丘的荠菜,翻越千里山水,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抵达成都。这是笔友赵姐的馈赠,是来自异乡的问候,是某种无形却真实的爱,被装进小小的包裹,在旅途中静默地等待着到达之日。

  湛蓝收到这份礼物时,并没有急于烹煮,而是怀着一份敬意和珍视,将它精心对待。她不是在处理一份食材,而是在翻阅一段记忆,倾听一种味道在时空中传递的回响。包抄手的过程,如同一场温柔的默祷,是指尖的安静劳作,也是心灵的归依。

  那一刻,她想起自己的女儿。是否多年以后,当女儿在厨房里翻捡食材,会不会想起母亲也曾这样细细包裹一碗荠菜抄手?会不会想起,那些围坐在一桌前的温暖夜晚,那些在厨房里腾腾升起的热气? 生命的传承,有时不是文字所能夠表述的,而是一双手,一颗心,一碗食物之中不经意流露的温情。

  荠菜的味道,是独特的坚韧与清新。它不同于芹菜的爽脆,也异于白菜的绵软,焯水之后,依旧保持着微妙的嚼劲。它在舌尖缓缓绽开,如同春风吹拂过原野,带着青草的香,带着新生的气息,既温柔又倔强。

  湛蓝对味觉的敏感,使她笔下的食物不只是食物,而是一种体验,一种对人生的隐喻。食物的味道,与生命的滋味常常是相通的——有些是甘甜初尝便让人欣喜,有些则是苦涩过后才懂得它的回味悠长。荠菜的清香,恰如人生中的某些时刻,初见时或许并不惊艳,甚至有些寡淡,但时间久了,却发现它的鲜美和独特,它的质朴和真实,它的每一丝韧性,都是生命历练后的回响。

  生命的旅途,也如这荠菜一般。它不总是显赫张扬的,而是静静地生长在生活的角落,像隐秘的恩典,在人看不见的地方悄然降临。有时候,我们或许不觉得它重要,甚至忽略它的存在,直到有一天,在疲倦困顿之际,在失落无助之时,它突然以最温柔的方式出现,带着微微的苦,却是那样真实地慰藉着人心。

  当湛蓝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食物的意义便超越了味觉的范畴,进入更广阔的文化意象。食物的美,不仅在于它本身的滋味,更在于它承载的情感和记忆,在于它如何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让某些遥远的心意,得以在一碗抄手中重逢。

  食物在湛蓝的笔下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它更像是一种时间与记忆的载体。当我们品味一口饭菜时,舌尖上感受到的味道,往往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的层次,进入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正如湛蓝在《荠菜,时节知味》中所写:“每一口食物,都是时间的汇聚,每一丝味道,都是过往的追忆。”

  在这一部分,湛蓝特别提到了一段关于父亲的回忆。她忆起童年时,父亲总是坐在老旧的木桌前,耐心地为全家清洗野菜,剁碎,炒制。在那个时候,父亲的双手粗糙却温暖,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一份沉稳与爱意。那份通过食物传递的情感,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而这种情感,却通过一口饭菜、一碗热汤传递了整整一个生命的温暖。

  在湛蓝的描述中,她并没有将这份情感简单地归结为家庭的温情,而是将其升华为一种存在的哲学。父亲为她准备的每一顿饭,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那份食物的温度,是父亲手心的温暖,也是生命沉淀后的恬静。”这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满足,更是情感上的慰藉,是岁月里父亲给予她的深沉爱意。

  湛蓝通过这段回忆,把食物的意义提升到了一种生命的层面。她没有急于烹煮那包来自远方的荠菜,而是将它当作一种生命的赠予,一种来自亲朋的牵挂与祝福。这份情感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她将荠菜包进面皮的那一刻,她不仅是在烹饪食物,更是在与过去的记忆对话,与父亲未曾说出的情感交流。

  这段描述令人感动,因为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家人的爱,也让我们看到了食物作为情感纽带的力量。湛蓝通过食物表达了生命中那些微小却真实的情感,无论是从父亲的手中,还是从他人给予的食物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无声的爱,感受到那个世界温暖的一隅。这种细腻的情感,让人想起生命中的那些看似不起眼却又永远存在的温暖瞬间。

  三、味觉的哲思:清香之外,人生况味

  随着荠菜的出场,湛蓝不仅仅在写食物的味道,她更在书写人生的味觉。她描写的荠菜,并非直接呈现给我们一种甜美或苦涩的口感,而是以一种清香的方式悄然进入我们的感官,仿佛在传递一种生活的哲理。我们从这片清新的味道中读到的,不仅是舌尖的满足,更是一种对于生活的深刻领悟。

  湛蓝在文中提到:“荠菜的味道,不急不躁,它带着草木的清香,却又深藏一种坚韧的力量。”她通过对味觉的细致描绘,提醒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美好,不是立刻就能领悟的,而是需要时间慢慢品味。”这与我们对人生的理解不谋而合。在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常常渴望快速的成功与回报,但真正的成长却往往需要时光的沉淀,正如这道荠菜抄手,它的鲜美需要细细咀嚼,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

  湛蓝通过食物的味觉体验,引发了对人生深层的思考。她借荠菜的清香提醒我们,“有些滋味,需要时间去体会,正如人生的真谛,往往隐藏在那些平凡而不经意的瞬间。”这番思考让人感慨万千,生活中的许多美好,往往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悄然来临,而真正的智慧与成长,也许就隐藏在那些简单却意义深远的时光里。

  在这种深沉的味觉体验中,湛蓝的文字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当我们以一种温和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琐碎和平凡时,我们会发现,生活的清香和味道,正是在这份从容与耐心中逐渐显现出来。

  四、野菜的象征:寻常中的非凡,生命的无声抗议

  在湛蓝的笔下,荠菜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季节产物,它承载着深远的象征意义。它如同那些在人生的旅途上默默行走的个体,常常不被注意,却在自己的角色中散发着不可忽视的光辉。荠菜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馈赠,它是生命顽强韧性的象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也是每一个普通生命在风雨中的坚持。

  湛蓝通过荠菜的生长过程,揭示了一个不言而喻的真理:“生命的力量常常是无声的,它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丽,而是无数个微小瞬间的积累。”这正是荠菜的魅力所在,它不需要外界的吹捧与赞誉,它只是凭借自己的生长,在土地的怀抱中安静地完成自己的使命。没有盛大的花朵,只有朴实无华的绿叶,但这种平凡的存在却在春日的阳光下显示出独特的美丽。

  在湛蓝的文字中,荠菜不仅仅是人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同时也是对生活中不公和困境的微妙反抗。它在不被期待的角落里自生自长,仿佛象征着那些被社会忽略或压迫的个体,尽管外界看似冷漠,它们依然拥有在自我之中寻找力量的勇气。这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力,正是湛蓝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核。

  通过这一象征,湛蓝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另一种力量:那种无关外界评价的坚持与倔强,正是支撑我们度过一切困境的根基。就像那些年复一年从泥土里钻出的野菜,正是依赖这种默默无闻的韧性,它们才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对于那些生活在压力中的人们,湛蓝通过这种象征提醒我们:“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往往是我们内在成长的催化剂,正是在逆境中,个体才会绽放出最真实的力量。”

  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我们是否也能像荠菜那样,在外界的忽视或冷漠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和步伐?是否能够在自己有限的空间中,找到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湛蓝通过这种深刻的思考,邀请我们重新审视我们与社会、与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五、生命的馈赠:感恩的心,存在的意义

  随着文字的推进,湛蓝最终引出了她对于生命本质的感悟。她通过描写荠菜作为食材的一部分,表达了对于生命馈赠的感恩之情。她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讲述了如何在看似普通的食物中发现生命的深远意义。在她的叙述中,荠菜不仅仅是可以食用的蔬菜,它还是一次对自然馈赠的深刻理解,是一种生命与土地之间的无声对话。

  湛蓝在文章中提到,食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的营养,它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是人与自然之间长久以来的互动。每一口食物,都是对先人的传承,是对大地的感恩,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她写道:“每一次品尝食物的滋味,都是一次与生命本源的对话。”这一句话揭示了食物的深层含义:它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工具,更是文化、情感和思想的载体。

  通过这番感悟,湛蓝将我们引向了一个更深的层面——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开始忽视生活中的细节,忙碌的节奏让我们忘记了感恩和反思。然而,食物恰恰提醒我们,我们生活的每一刻,每一口饭菜,都是大自然给予的礼物,是我们生命延续的基础。

  湛蓝在这篇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的感激。她提到,生命的意义并非只有那些令人瞩目的时刻,更多的是那些日常的、平凡的时光。在这些时光中,我们可以找到与世界、与他人、与自我和解的机会。她写道:“每一颗荠菜、每一片叶子、每一顿简单的餐饭,都是生命给予的珍贵礼物。”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学会珍惜眼前的每一份馈赠,无论是自然的,还是来自他人的。

  湛蓝通过食物与生命的联系,让我们明白了感恩的深意。它不只是一种情感上的表达,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通过对野菜的细致描写,她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一个充满感恩、充满理解的世界。

  六,味道,是流动的乡愁,是恩典的回甘

  湛蓝的文字,如同一场轻柔的春雨,落在味蕾上,也落在心上。她用朴素而细腻的笔触,将一碗荠菜抄手写成了一幅四季流转的画卷,也写成了一首关于时光、亲情与生命的诗。

  荠菜,是春天的邀约,是自然的回馈,是岁月的礼物。它被包裹进面皮,沉入热汤,在轻轻翻滚间释放清香,最终落入舌尖,化作一丝温润的慰藉。它不仅仅是一道食物,更是一种归属,一种牵挂,一种悄然回甘的深情。

  时节知味,人间偏安。愿你我都能在岁月的流转中,寻得属于自己的那一碗抄手,品尝春天的滋味,也品尝生命的甘甜。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28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读书感悟

查看更多读书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