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井冈山,旅游了宏伟险峻的黄洋界。接着,目击了久负盛名的8谯楼。
上世纪,有一首歌曲《8谯楼的灯光》响彻年夜江南北。歌曲描画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和毛主席的辉煌抽象让人难以忘记,8谯楼同样成为国人心中神驰的革命圣地。今天,走进8谯楼景区,映入视线的是一处青砖黛瓦的徽式建筑与黄色土坯房构成的院落,左边有一棵年夜树和一条溪流,山泉潺潺,奔腾不息。转了一会儿,我们并没看到有8角形的楼。经探问,顺着工作职员指引的标的目的,我们看到了一栋通俗平易近居,其年夜门门楣上挂着“茅坪毛主席故居”匾额,这即是8谯楼。据引见,8谯楼只是通俗平易近居院落角落的一部门,因其二层屋内顶棚有8角形的天花藻井,故本地大众俗称其为“8谯楼”。8谯楼那时是当地中医谢池喷鼻的私宅,始建于清代末年,采取中国典型的“前堂后室”规划。
走进毛主席故居,沿着窄而陡的木楼梯,登上小阁楼,即是毛主席和贺子珍栖身利用过的木床、桌椅、砚台、油灯。此中,最有目共睹的是,书桌上那盏看似通俗却影响着中国汗青的油灯。“这些毛泽东昔时住室里的桌、床、凳都是原物。”说起那盏油灯,讲解员还讲了一个故事。自1927年10月7日,毛泽东达到井冈山后,在8谯楼上办公和栖身的时候最长。其间,为厉行节俭,毛泽东向三军颁布发表了一个关于利用油灯的划定:团、营、连部晚上办公时用一盏灯,可点三根灯炷,办完公要熄失落,连部留一盏灯作带班、查哨用,只准点一根灯炷。按划定,毛泽东是党和戎行的带领人,可使用三根灯炷,但自从颁布发表划定那天起,每当夜幕降临,8谯楼上便常常只亮着一盏燃着一根灯炷的青油灯。毛泽东就在这盏如豆的油灯下工作至深夜,并思虑中国革命的前程,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何可以或许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辉煌著作。
一根灯炷的油灯,虽是星星之火,却与天上的斗极星一样为中国革命指了然标的目的。8谯楼的油灯下,毛主席写下的两篇著作,科学地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可以或许存在和成长的主客不雅前提,回覆了“红旗到底打很多久”的疑问,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惟,照亮了中国革命万里出息。
很快就旅游了景区,分开时我在想,8谯楼的灯光照四方,井冈山精力永放光线。现在,以8谯楼为中间,茅坪镇打造了一个“半小时旅游经济带”。8谯楼这座旧日中国革命的灯塔,仍在绽放出但愿的光线。
《游8谯楼》
井冈山下8谯楼,油灯如豆月如勾。
魁首栖身两年龄,万卷册本满案头。
两篇雄文惊世界,燎原星火耀神州。
运筹帷幄雄兵起,巨人翰墨最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