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5周年国庆,假期加调休共有七天自控时间。家住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王妈妈家里的老少都想出去玩玩,看看外面的世界,放眼祖国的大好河山,轻松轻松,缓解一下早就疲惫了的身心。于是就商量看究竟到什么地方去好。有的说去海南,有的说去新疆,有的说去苏杭,有的还说去美国或新马泰,不一而足。最后王妈妈说:女婿,你和我女儿结婚好几年了,你的父母親跟我们都还没见过面呢!只知道你们家住在贵州省苗疆腹地、天下苗族第一县的大山中。我们何不就趁这放假期间去拜望拜望他们老人家呢?我这个蒙古人真想见见我这些从未谋面的苗族亲家啊!
王妈妈的这位女婿是多年前高考时被内蒙古大学录取,千里迢迢从贵州到呼和浩特去求学的。天赐良缘,恰好与王妈妈女儿同班。同学4年,期间产生了感情并确定了恋爱关系,毕业后就主动留在呼和浩特工作了,最终与王妈妈的女儿喜结连理。
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开始搞计划生育,提倡《只生一个好》。但强调夫妻双方如若都是吃官饷的,则只准生一个,不管是公子或是千金。王妈妈是体制内人士,于是90年代末期生下这么个千金之后就没再生了。这千金便成了王妈妈夫妻俩的掌上明珠。在他们看来,这女孩岂是只值千金之辈?可是无价之宝啊!女儿的天赋特好,从小就努力学习。便倾心尽力一步一步地把她培养成了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后来,就嫁给了同样是优秀学子的同学、现在的这个女婿。王妈妈一生独有这么个宝贝女儿,结婚后就把女儿女婿小夫妻两接到他们家里同吃同住了。女婿便顺理成章地成了王妈妈家的上门女婿。
按说,人的一生,结婚是终身头等大事,理应家亲内戚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热热闹闹地祝贺新郎新娘喜结良缘的。可他们结婚时正处于新冠肆霍期间,人员流动、聚会,皆受到限制,所以就没置办酒席宴请宾客。女婿远在南方的家人也来不到参加婚礼了。新冠过后,夫妻俩又双双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去读了三年书,因此,这上门女婿就一直没机会携妻回贵州拜见爹娘。岳父母更没有机会到贵州去了。他无不深感内疚。现在岳母欣喜地提出来,女婿自是喜岀望外、乐不可支,当即表示完全同意岳母的这一意见。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先后搭乘飞机、高铁、气车,不用半天时间,王妈妈夫妻和女儿女婿,就一起从呼和浩特来到祖国大西南世称苗疆腹地的天下苗族第一县女婿家寨子大门前了。下车后王妈妈忙不迭地环顾四周,见大门上方钉有一块木牌,上书《传统村落》四个大字。参天的苍松翠柏把整个寨子团团围住。寨脚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潺潺地向远方流淌。飞鸟不停地在头顶上空盘旋、鸣叫,飘逸而下的枫叶染红了村落大地。这蓝天白云,綠水青山,把这苗寨打扮得多彩多姿,极尽妖娆。民居多是两层的吊脚木楼镶嵌在林阴树旁,且错落有致层层叠叠地排列着,煞是壮观。四周的秋菊盛开,给小村增添了雅致的色彩。王妈妈不尽啧啧地赞叹:江南真的是得天独厚啊,比1600多年前的大诗人陶渊明写下并遗传千古的《桃花源记》之风光不知好过几百倍了。在这胜似桃源的仙景中生活必会爽心惬意,强身健体的啦!美哉!快哉!
更让王妈妈感到奇特的是,大门前居然摆了一張八仙大桌子把大门给堵住了。桌上摆了三只银制酒杯,一古董酒壶,三大雕花磁碗盛满了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还有一把红色筷子。四周围了许多着苗族银衣的裙钗。女婿看岳母楞了,才急忙附在她耳边告诉她说。妈妈,这是我们苗家的迎客礼仪。客人要喝下三杯迎客酒,吃些菜肴之后方得进寨子里去。
此时,八仙桌后边的两位妇女用苗语唱起了迎客歌来。另外两位妇女同时各自端一杯酒毕恭毕敬地送到王妈妈和王伯伯嘴边让他们喝干,还用筷子拈了一大块鸡肉让他们吃下。毕后,才放他们进大门里去。
王妈妈王伯伯两位老人兴奋地喝了苗家的拦门美酒,吃了苗家的拦门佳肴,聆听了苗家优雅动听的迎客歌曲。领略到了苗家人的盛情迎宾仪式,心中无限的畅快、娱悦,真可谓不亦乐呼!
当晚,女婿家设宴招待远道而来的两亲家及随同而来的媳妇,并邀请族中男女前来作陪。席间座次排列非常讲究。按苗家例规,亲家驾临,是为最尊贵的上上之宾。必安排坐在堂屋神龛脚下,主人则随同陪侍左右。开席前,男主人端着酒碗起身站立致欢迎词。此欢迎词全是五言或七言句组成且押韵的长篇颂诗。致词毕,即开喝夜宴的第一碗酒。随后客人也端上一碗酒起身答谢,谢词也照样是一篇忧美的诗章。答谢毕亦喝下一碗酒。如此,开席仪式方算完成。席间宾主人众才端杯相互致意后开怀畅饮起来。酒酣之际对唱起酒歌助兴。你起我和,我问你答,情情切切,雅韵悠悠,笑语声声,其乐融融,竟至通宵达旦。
次日开始,族人就一家接着一家地轮流着接客人去宴请。不管客人到了谁家,族中男女都要前往作陪欢娱。但一天一晚至多只能到达三家左右。那么,要走完族中每家每户,至少也要十天上下。时间到第五天了,王妈妈焦急起来。对亲家说,我们只有七天假哩,无论如何我们明天都得回去啊,绝对不能超假的。你和亲家们说说,感谢他们的盛情,让我们回家吧。亲家当然体谅王亲家们的心情。晚上就对族中人述说王亲家的恳求。并要求大家不要一家接一家地轮流接客了。明天上午我家就办送别宴会,族中人都集中到我家来喝送别酒行不?送别酒宴完毕,大家就高高兴兴地为客人送行好吗?族中人听罢,也都理解客人的急切心情,就都同意明天主人给客人办送别酒了。
第二天送别宴上,族中人都各自帯来了土特产品作为礼物奉送给客人。但是太多了,用一台货车也装不下。何况客人有一段路程是要乘坐飞机的,不少礼品属于禁帶上飞机的物品。王妈妈就劝大家少拿些。经过宾主“讨价还价”,最终王妈妈说:谢谢亲家们啊,送了这么多东西,都是亲家们自种自养的产物,无一不是绿色食品。这些物品在城市里是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啊。我真的是高兴万分,不过,太多了啦,拿不动啊。我想,让我从中拿几样食材,帶回去请我的家人和亲朋好友品尝一下南疆美味,共同分享一下这南方苗家独特的天然绿色食品得了,好吗?大家便窃窃私语一番,最后也都乐哈哈地同意了。于是王妈妈让其亲家从礼品中只拿了一支鸡、一支鸭、一支鹅、三条鱼、一袋牛肉干、一袋金秋梨。并让把鸡、鸭、鹅、鱼杀了洗净,和牛肉干、金秋梨分别用真空包装袋装好了。
送别酒毕。族人们依依不舍地步行送王妈妈们到村口,一对苗家媳妇高吭地唱起了送客歌来,同吋另有两对裙钗分别敬王妈妈他们一行人各三杯送行酒。此时此刻,这蒙古族妈妈竟激动得热泪盈眶,含着泪水去和亲家们一一握别,然后才边走边擦着泪水,硬咽着上车去了。车徐徐地启动前行,王妈妈把头、手伸出窗外,挥动着红头巾,反复地大声呼喊着:我的苗族亲家们,再见了!我的苗族亲家们,再见了!欢迎亲家们到内蒙来做客啊!我们随时恭候你们的光临!族人们都也挥着手高呼:亲家要常来啊!亲家要常来啊!我们苗蒙联姻这棵大树必须得万古长青!我们一定择时到内蒙大草原去观光一回!
直到車子远去了,声音听不到了,族人们才步履蹒跚地返回家来,一路上都像年轻时失恋了似的。
飞机上,王妈妈夫妻两谈起了此行的感受,都激动地说:这苗家人啦,真的是豁达开朗,热情好客,礼貌有加,落落大方,蔼然可亲啊!与之相比,我们差之远矣! 苗族人民的这些优良品德,古朴典雅的风俗习惯,世代传承得完好无损,可贵啊。女儿与女婿初恋时,我们俩都因为女婿将是个苗家孩子而很犹豫。只是女儿信心满滿,永志不渝。我们才顺从女儿了。现在看来,女儿是嫁对郎了。她的眼光是锐利的,能洞穿别人所迷糊的事理。我们可比不上女儿呢。言罢,两位老人同时大笑起来。
回到内蒙后,他们操办了一席走亲家凱旋酒,把从南方苗族亲家那里得来的食物全数烹饪出来,邀请远亲近邻都来分享南方的纯绿色佳肴。席间,无不对南方绿色食材赞不绝口,兴奋得本来只能喝二两酒的竟喝到半斤了,也无醺意,奇了! 真的是酒从宽处落么?!
王妈妈家走苗族亲家的乐事进一步证实了不同民族联姻是民族的一大进步。是不同民族亲和的一大渠道。各民族同心同德致力于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灿烂的民族之花必将异彩纷呈,绽放得更加鲜艳夺目。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必将崛起于寰宇民族之林。
厉害了,我的国,厉害了,我伟大的中华56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