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月的尾声,我踏着热浪,来到向往已久的西子湖畔。那日,天气热爆了,火球般的太阳从湛蓝的天空射下无数道光,云彩仿佛都要被阳光烧化了。道路被炙烤得直冒青烟,路旁的树都耷拉着垂下了头,就连从西湖吹来的风都像涌来的阵阵热浪……就是这么热的天,西湖边还是游人如织。人们沿着湖畔漫步,欣赏着西湖的美景。我从小喜欢荷花,自然少不了要去寻找西湖的荷。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的诗句,在我心中悄然回响,我想象着那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阔景象。然而,当我站在西湖边,却只见零星荷塘点缀其间,尤以断桥边的一池荷花最为引人入胜。虽无诗中那连绵不绝的碧叶之海,但这份娴静与雅致,却也别有一番风味。荷花的美,从不拘泥于形式,亦非规模所能束缚。
沿着断桥,我缓缓步入那片不大的荷塘。片片荷叶,朵朵荷花,飘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这静静的湖面,淡淡的荷香,似乎有一种魔力,让那燥热的天气也变得凉爽起来,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心静自然凉”吧。此时,四周人声鼎沸,游客们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但我的心,却早已被这池中的荷花深深吸引。它们或含苞待放,羞涩地藏于叶间;或亭亭玉立,于阳光下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有一些荷花上,清晨的露珠还未晒干,它们在花瓣上滚动着,像珍珠;荷花的上头总少不了蜻蜓,它们在上面翩翩起舞,好不热闹!每一朵荷花,都像是自然界的精灵,静静地绽放着它的纯洁与美丽。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以它独有的高洁,成为很多文人雅士的偶像,也成为我心中永恒的净土。
站在西湖这方荷塘前,我的思绪不禁飘回了故乡。那里,也曾有一片广袤的荷塘,夏日里,同样是一片翠绿与嫣红交织的海洋。孩提时代,我常和伙伴们划着小船穿梭其间,采摘莲子,还将一片大大的荷叶戴在头上,遮阳挡雨。荷花于我,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更是童年的记忆。如今,虽然身处异乡,但每当看到荷花,那份亲切感便油然而生,仿佛家乡的荷塘就在眼前。
“妈妈,你知道吗,荷还有很多别的雅称呢。”正当我沉浸在老家荷花的回忆中时,旁边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跟她妈妈说,“莲、芙蓉、水旦、菡萏、芙蕖、玉环、水华、净友、泽芝、溪客……凡此种种,都是荷的别称。”她妈妈赞许地点点头。我惊叹于这小姑娘的博学,我在想,文人墨客们好像把所有美好的词汇,都赋予荷的身上了,或许正是因为荷是美好化身的缘故。
在这个炎热的夏日,西湖的荷花给了我一份难得的清凉与宁静,也给我的旅行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它们不仅美化了这个世界,更净化了我的心灵。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心中种下一朵莲,让它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更加纯净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