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来正月正,大街小巷做花灯,满街都是红灯笼。春节一过,紧接着就是元宵节了,记得小时候从正月十二开始,村子里的元宵会就行动起来,组织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总动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合理分配花灯的样式和内容,三五户为一组合力动手,开始扎花灯,助阵社火表演,热热闹闹度过元宵佳节。
关于闹花灯,听老人们讲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在古代,有一位神界天鹅,闯入人间被猎手误杀。天界最高的神——玉皇大帝因此发誓为这只天鹅报仇。
他开始制定计划,派出一支天兵天将于农历正月十五来到人间,命令他们火烧所有的人和动物。但是其他神仙并不赞同这一计划,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提醒人间的人们。结果,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的前后,每一个家庭在门外挂起灯笼,并燃放烟花爆竹,给天兵天将造成各家各户起火的假象。通过这种方式,人们成功瞒过了玉皇大帝,人类也因此逃过一劫。从此以后,正月十五前后的几天里,家家户户扎花灯,闹元宵的习俗源远流长,成为一种传统文化。
七八十年代,无论是的城市还是乡村,到了正月十二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口扎起花灯,喜迎元宵佳节。用五色纸手工制作的花灯五颜六色,虽然没有现代化的霓虹灯好看,却倾注了一家人的心血,每次从灯下走过,都会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发展到后来,各村相继成立了元宵会,敲锣打鼓唱起了社火闹花灯,从正月十二开始,由村民动手扎制的花灯,约定成俗地按照元宵会的安排,安装在了村子里的主要街道,成为村庄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儿时记忆里难忘的乡愁。
最快乐的当属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打闹着,穿梭在一两公里长的花灯下面,吃过晚饭的老人们,也早早提着二胡、三弦子等乐器,来到了花灯下,自发地拉起了《刮地风》《庄稼人》等小曲子,一唱一和,点燃了村庄里正月里喜庆热闹的气氛。青壮年则按各自在社火表演中扮演的角色,来到了大队部涂粉抹脂,穿起了各自表演的服饰。随着鼓手专业的鼓点响起,不一会儿,由百余人组成壮观的社火队伍,排起了长龙。社火开始的活动叫“踏庄”。社火中扮出各种神将,如文昌爷、庄王爷、灵官、膏药客、关公等,出场后每个神将都要说上一段吉庆祥的话语,祝福全村人四季平安,吉祥如意。社火队伍齐整后,就开始挨家挨户上香,到了哪家门口,主人家就燃放鞭炮表示欢迎,有条件的人家还留社火队进到院内表演,称为“镇宅”表演的内容有耍旱船、舞狮子、跳鼓子等,社火队伍中重要的有两个角色,这便是春官的说词和丑婆子的“扫一扫”。过年期间,最忌讳的就是口出恶言,春官的出口说词都说些人们爱听的好话,以前春官的说词带有很浓浓的传统文化,诸如说:“一扫天门开,斗大的元宝滚进来……大门楼子亮堂堂,全家老少喜洋洋,今年定出状元郎……”等等。丑婆子是社火中唯一的女丑角,丑婆子的打扮怪诞、滑稽、扎眼,突出一个“丑”。所执道具是左胳膊挎篮,右手握一把秃笤帚,篮里还放着一个布娃娃,见人就用笤帚扫,据说这么做了,就会除掉一个人身上的邪祟,扫掉其人身上的灾病、晦气。
社火队伍在花灯的映衬下,格外壮观。转完六七十户人家,需要两个多小时,最后还在大队部门口的场地上开始汇演,一般都是扭秧歌、跳鼓子、耍狮子等常规表演,那时候没有网络,信息闭塞,村人们对社火表演百看不厌,到了最后社火扮演者卸了“身子”后,还未尽兴又加入到了唱小曲子的行列中,在五颜六色的彩灯下,一直闹到凌晨才收场。正月十五前的几天里,每晚都是一样的,整个村庄好像是沸腾了一样,喜气、人气,千祥云集。
自从九十年代末,我当兵去了祖国的边关后,少有了家乡的讯息。在军营里欢度元宵佳节时,总会想起村里的花灯,情到深处还不由自主地唱起了“一盏灯来什么灯,鸳鸯楼上吕洞宾,洞宾想吃仙药酒,连吃了三杯者醉醺醺。二盏灯来什么灯,二郎担山在空中,二郎爷你把太阳赶,才知道二郎显神通。三盏灯来什么灯,弟兄三人哭紫荆,三人哭活了紫荆树,紫荆树开花着叶叶青。四盏灯来什么灯,桃园结义四弟兄,要问弟兄名和姓,刘备关张赵子龙……”唱着唱着,一股思乡的热泪就会从眼眶中流出。也曾有几年探家时恰逢元宵节,但随着社会的变革,村子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到了正月十五只剩下老人和小孩,扎花灯,唱社火的习俗渐渐被人们遗忘,就连当年元宵会置办的彩旗、锣鼓、狮子等道具,也不知了去向。
儿时过节时热闹的村子,一年比一年冷清,少了花灯和社火,整个村子就没有了灵魂。虽然现代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彩灯和灯带,布满了房檐和大门楼,远远望去,心中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凄凉感,少了人气的村庄,最容易让人想起沙漠中古楼兰的遗址。最令人伤心的是人与人之间,都戴上了伪善的面具,貌合神离的言谈中少了父辈们的真诚,攀比和炫耀,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村小学的校舍,早已废弃,租赁给了经营蔬菜大棚的外地客商,只有老校长遒劲有力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能让人想起当年的村庄,还有天真烂漫的少年,穿梭在土坯墙外元宵节的花灯中……
远去的花灯,消失在了儿时的村庄。或许,若干年后,人们不会记得起这个村庄。但是,这个村庄会永远存在着,存在在时光里,存在在我悠悠绵长的乡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