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

周勇:慕尼黑市政厅

作者:瑶瑶   发表于:
浏览:69次    字数:1792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秀才   总稿:71篇, 月稿:0

  从慕尼黑皇家啤酒屋没走几步,就到了慕尼黑的市政厅。

  来慕尼黑,市政厅是必去的地方。这座古老的建筑,是慕尼黑的地标。

  慕尼黑作为德国的第三大城市,我相信喜欢体育的,应该知道这里曾经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对爱好足球的,肯定知道拜仁慕尼黑足球队;爱狂欢、喜欢喝啤酒的,一定知道慕尼黑啤酒节。作为软硬实力都非常强大的城市,我以为它的市政厅一定是超级豪华,超级现代的,没想到走进一看,原来是一处外观非常古典,具有典型的歌特式的教堂建筑,你根本不会和市政厅扯上边。

  站在广场中央打量,越发感觉纳闷,不知这些官员是怎么想的,居然把一座城市的脑杻神经设在如此雄伟的文物建筑内,是不是脑袋被驴踢了。而且慕尼黑不可谓不富,又是一个高收入发达的城市,看来东西方人的思维就是不同。

  整座建筑,规模宏大,从外观上看,真的是太古典,太艺术了。古堡般灰褐的外墙,给人感觉一种凝重。外墙正面,是骑着高头大马,呈现雄风巴伐利亚国王的雕像。四周的外墙及窗间壁龛,雕有各种雕像,有的像贵族绅士,有的像圣徒,每尊雕像的背后都有一段神话的传说。他们各具神态,呈现的姿态和表情,栩栩如生,精美绝伦,好象穿过一段时空,一下子捕捉住你的神经,令你不自禁的啧啧称叹。

  要说最抓人眼球的,当属市政厅中间那座高达85米的大钟楼。这里有德国最大的木质人偶报时,每天11点,12点和17点,整个慕尼黑城市会听到钟乐齐鸣,那些在塔阁里,穿着不同彩色的人像开始动作,或手持斧剑,或骑着骏马,或提着花灯,或吹着洋号,配合音乐节奏,载歌载舞。这些人物都是木质人偶,仪式会持续10分钟,能再现德国威廉五世公爵盛大婚礼庆典的场面。一般来到这里的人,都会等着这个时点,翘首期盼,一睹木偶人像在钟声里穿越时空,翩翩起舞。可惜,我们来到这里还不到10点,整个行程安排的又这么紧凑,等不到观看威廉五世公爵的表演。

  视角顺着广场西北面,能看到两个像绿色的洋葱顶,这就是慕尼黑的精神象征——圣母教堂。圣母教堂是慕尼黑最大的教堂,也是慕尼黑最醒目的地标。

  圣母教堂的外墙是用红砖建造,属于晚期哥特式风格,但是直到主体落成50年后,教堂的尖顶才竣工,而当时哥特式的建筑风格时代已经被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所代替,所以这座哥特式教堂最后被戴上了一顶充满意大利风情的帽子。

  位于圣母教堂的正面,就是圣母玛利亚广场,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然是广场上的圣母雕像。

  圣母雕像建于17世纪,西方对圣母的尊崇,贯穿整个欧洲文明的历史。这里是市民祈福的地方,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祈盼圣母护佑,赐福平安,免遭灾难和瘟疫。在圣母像巨大石柱底座的四角,分别塑有4位天使,象征着与战争、饥饿、异教和瘟疫的抗争。

  曾经在这里过去的一百年,慕尼黑留下了许多悲催的故事。既有瘟疫,也有战争。据说1516年流行在慕尼黑的那场大鼠疫,全市有几千人死亡,人们恐惧,纷纷逃离他乡,全城沦为一座空城,死亡笼罩着整个城市的上空。直到过了五十年,威廉五世公爵为了恢复和重振慕尼黑,便在这里举行大婚庆典,慕尼黑才从死亡的阴霾中恢复元气。

  对于这段历史,完全能在此找到痕迹和时光刻着的记忆。就在市政厅内的大门拱道墙上,还镌刻着“纪念慕尼黑惨案”,以纪念1972年在慕尼黑夏季奥运会上,被恐怖分子绑架杀害的11名以色列运动员。

  圣母玛利亚广场,作为慕尼黑城市最大的广场,转一圈也就十来分钟,每年的拜仁慕尼黑足球队庆祝及啤酒节都会在此举行狂欢,能够想象它拥挤到什么地步。

  不过,我在这里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作为市政厅,竟然在这里没看到有停泊的公务车,也没看到有来往的政府官员迎来送往,也没看到夹着公文包的公务人员出入,和游客参观热闹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政厅内显得空空,冷清,像个摆设似的。也许,这就是西方倡导的小政府,大社会吧,虽然节省了一部分纳税人的钱,但它的办事效率及弊端也越来越突显出来。

  从原点回到起点,我们又走到了慕尼黑这处最热闹的地方。这里集聚了好多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游客,非常拥挤地走进市正厅对面的一处处小卖场。这些小卖场都不大,多是卖吃的。此时寒冷,加上饥饿,大家就都拥到一处面包店,争先恐后买起面包。里边自然无法落脚,就都走到广场,在凛冽的寒风中边吃边瑟瑟发抖。

  时间不自觉地就过了10点,导游又开始催促大家去参观宝马总部。于是,抖一抖遗留在身上的面包碎屑,走你……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42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叙事散文

查看更多叙事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