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人间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

作者:孙敏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1711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5

  霓虹初上,半月初挂,白日的喧嚣逐渐落下了帷幕。属于一座城,一个乡镇最具烟火气的生活——“夜市”,才刚刚开始。

  最早的“夜市”出现在唐代后期的大城市中,直到北宋年间,统治者才明令允许“夜市”。北宋的东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市,就是有官府明令许可的“夜市”。

  所谓夜市,着在一个“夜”字,时间段必于夜间,“市”则是指做买卖的市场,贩售的物品既有杂货,也有饮食小吃,更有游戏等等,是较接地气平民生活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今日且说一说武功的“夜市”:很奇怪的一种现象,一座县城不知不觉就形成了几个聚集的夜市区,就好像小河融入了大河,人们不自觉地聚集,开始是火车站,后来是政府规划的小吃城,紧接着新修的普小路上,后来的民生广场也形成了几个不大不小的“夜市”。“夜市”中多以饮食小吃为主,间接有各种物品的售卖:小玩具、小饰品,小盆景……。而最引人注目的往往是各种特色的美食,简单的三轮车上,食材、厨具、调料、炊火一应俱全。摊主们经营着各自拿手的美食,小小的操作台上,“民间的大厨们”娴熟地表演着拿手的厨艺,炉火灼热,铁锅翻飞,食材香浓。行人或驻足翘望,或走马观花,流淌于烟火气息之中,听着不同的吆喝声,忖度着小小的肚囊,纠结选择哪种美味入肚。夜市拥挤喧闹异常,人行常常流滞不前,繁闹极了。

  宽阔、干净、管理秩序井然,一个个“夜市”体现了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开辟的这一块块热土,即为小商贩一个空间施展才能,又给老百姓带来了便捷。一举可谓数得。

  酷暑逐渐消退,人们卸下一日工作,开始相约饭局。人常说:“宴口好设,人难请”,有没有人缘,黄昏时间有无相约,才是评判一个人是否有社交能力的最佳标准。待约好了三两知己、酒友,就是地方的选择了。商家为了照顾顾客,往往于商铺之外扩展了更多的领地,树荫下,马路旁,几张塑料桌椅一拼,聚会的领地就划分好了。再说美食选择:串串、烧烤、武功特色的旗花面,馄饨铺子,炒河粉,炒细面砂锅……,品种多样,种类繁多,一场美食饕餮大餐开始了。且看那带帽的厨子,炉火边手握若干铁签,串上牛肉、羊肉、鸡翅、烤上鱼排、土豆、各种蔬菜,烟火缭绕,一边翻腾,一边拌着各种佐料,左右手互交签子,在长方形的炉架上翻滚,肉在烈火的炙烤下。油渍一点一点地浸下,不时落入炉火中,火苗一闪一灭,忽而升腾,如入美食仙境。待到肉熟、菜上盘时,桌上的铁签即刻抢着精光,一不小心烫了嘴:“呼呼”吹两口,连忙融入口中。那滋味,应该是这个夏日都没有辜负了。

  记得韩剧里有一个镜头,落地的玻璃大窗,窗外漫天飞雪,男女主人公就着啤酒,吃着炸鸡,是人间最美的生活,那么这一串串流着油花,冒着香气的烤肉,也就要配着二两小酒,三盘小菜。上演属于平民生活最具烟火气的故事了。此时三两小菜中最少不了普集烧鸡了,盛于盘中的烧鸡,鸡形完整,匀称饱满,颜色酱红,皮色油光,刚一上桌,手快的拎起一只鸡腿儿,噙入口中,肉嫩离骨,酥烂无渣,醇香可口。

  吃了七八分饱时,若肚囊还有空隙,此时最好再来一盘以薄、筋、光、酸、旺香著称的旗花面,吃一口细如丝的面条,拌一口以黄花、木耳、海带丝、鸡丝炒制的臊子。吃完面条,再撮一口漂着韭菜花、蛋皮儿或葱花的鸡汤,这才叫一个“滋润”。

  此时再聊着工作或说着心里话,有一搭、没一搭的一口酒、一口肉,酒足饭饱之时,眼神飘忽。思想凝滞,忽而落在树叶上,忽而落在街边走过的行人身上,忽儿落在炉火上,忽而落在星空里。一阵阵属于夏夜的温热的风此时涌动而来,佛过面颊,吹皱酒花,一直到夜色阑珊,行人退却,而饭局却迟迟不肯结束。

  生活可能很繁琐,但此夜是属于自由的魂灵的夜,美食只是慰藉灵魂的佐料,那一声声的划拳声碰杯声,上演的是人与人的认可、互通,情感的交流,也正是共同分享美食相互的认可度。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古如此,今亦如此。繁闹的夜市,不仅增添了城市的热闹气氛,更是最接地气的平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人间烟火气袅袅而上,最能安抚的却是平凡百姓的心。

  市已开,桌已布,肉已上,此宴可开,约一下。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12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