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散文

初见平遥古城

作者:函君   发表于:
浏览:11次    字数:1513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0篇, 月稿:30

  初冬游平遥古城,别有一番韵味。

  平遥古城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为国内罕见。

  为睹平遥古城,我们下榻平遥古城附近,放下行囊,徒步约1公里,来到了古城城墙下。

  仔细阅读平遥古城简介,由远及近,我们循着古人的足迹,边走边看,慢慢欣赏这座心仪已久的古建筑。墙体由素土夯筑,分层铺设稻草,外壁由城砖白灰包砌,顶部青砖铺墁。

  在平遥古城中,有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有始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年)、被列为中国第三位的现存最珍贵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有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被誉为“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宝库”,现存宋、元、明、清彩塑2052尊的双林寺;有中国宋金时代文庙的罕见事物——文庙大成殿;有中国金融的开山鼻祖,被誉为“天下第一号”、“汇通天下”的“日晟昌”票号。

  在古时,这里被称为“古陶”。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为抵御外族南扰,平遥古城开始建城墙。此后,历代都在旧城墙的基础上进行了扩修。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皇帝西巡,修筑了蔚为壮观的四面城楼。于是,平遥城墙把平遥古城隔为两个风格不同的世界,城墙内保留了明清的气息,城墙外则是崭新的模样。

  当地人称平遥为“乌龟八卦城”。俯瞰这座古城,形状真如“长寿之神”乌龟。六座城门像是它的头、尾、四肢,龟甲上的图案像是四条大街、八条小街、七十二条胡同共同勾绘的。

  整个城池以市楼为中心,由城墙和各大街小巷组成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平遥古城以南大街为轴线,以古城最高建筑市楼为轴心,形成左祖右社、左文右武、文武相遥、上下有序的对称格局。

  南大街街道两旁,老字号名店耸然而立。清朝时期,全国几乎一半以上的金融街都设在这里,平遥古城也被美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平遥的西大街是与东大街贯通的一条主街,票号就在这里发源。中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坐落于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日昇昌创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历经百年沧桑,业绩辉煌,曾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中国30多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票号的出现与发展,开辟了中国金融的历史,结束了现银的落后与麻烦。因日昇昌的诞生,这古城的西大街被称赞为“大清金融第一街”。

  走出“中国票号博物馆”,伫立大门前,思绪万千,古人的聪明与坚韧令人折服。

  午间时分,品尝完平遥小吃,迎着初冬暖阳,穿行在平遥民居中。平遥民居也是平遥古老建筑的一大亮点。民居多为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而且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尊卑有序。有一些名门大家族修建的院群更大,有二进、三进甚至更大的院群。院群之间多用装饰华丽的垂花门分隔,大部分民居还在使用中,民居院内的装饰有精美的木雕、砖雕,昭显古人的智慧与才能。

  千年已过,时光依然掩盖不了古城曾经的繁华,这一切早已烙印在古城的一砖一瓦之上、楼宇与树木之间。徜徉在古民居青砖石板路上,看着古墙上一道道深深浅浅的印痕,浮想联翩……它们就像铭记古城历史的纹理,记录着古城车水马龙的繁华,记录着平遥人曾背井离乡、驼回金钱的自豪。

  明初期砖石结构的城墙,建于五代时期的古木结构的镇国寺大殿,还有金代所建造的文庙大成殿……仰望这些精美的古建筑,蕴含浓郁的文化气息的深宅古墙以及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大院,都流露着平遥历史上曾经的繁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并没有影响古城前进的步伐。这里的深宅大院曾是古城真实的过往,如今依旧散发着令人着迷的古韵,吸引着我们不远千里,来到平遥古城,千年后的相遇,置身在历史文化长河中,流连忘返。

  2025年3月26日定稿于川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77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写景散文

查看更多写景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