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幽僻角落里,岁月如潺潺溪流,静静淌过我们共同走过的三十余载。我与妻子的故事,没有青梅竹马的烂漫序曲,亦无同窗共读的青涩过往,而是在那个传统犹存的年代,经媒妁之言,于命运的交织点开启了我们的人生旅程。
1985年的夏天,我回安徽老家休探亲假,命运的红线悄然将我们牵系在一起。彼时,我远在千里之外的福建省福清县某炮兵团政治处担任组织股干事,家乡的山水与部队的营区,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而她,在皖南的江滨城市池州,过着平凡而宁静的生活。
1988年,生活的轨迹发生了重大转折。6月,我从福建莆田市93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调到南京军区政治部群众工作部群工处任干事。然而,命运却在此时给了我沉重一击,5月,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我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精神备受煎熬。农村的风俗在父亲去世百天内可以办婚宴,否则就要过整整三年才能结婚。经双方家庭商量,我们定于1988年9月2日结婚。8月下旬,我怀着复杂的心情请了婚假回老家准备婚事。
婚礼在农村老家举行,简单质朴得如同那片黄土地。没有奢华的大场面,没有璀璨夺目的金银首饰,家中唯一值钱的是一台缝纫机,整套家具也是请农村的木匠师傅打造的。9月2日,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步入了神圣的婚姻殿堂。那一天,没有盛大的仪式,没有华丽的装饰,却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最为深刻、最为难忘的印记。婚后一周,我便不得不告别新婚的妻子,返回部队。从那一刻起,妻子便开始了她漫长而艰辛的军嫂生涯。
起初,妻子很不适应。家中冷冷清清,寂静的氛围如影随形。白天,她去上班,努力在工作中寻找慰藉;夜晚,当她独自坐在电视机前,只能把音量调到最大,试图用那热闹的声响驱散内心的孤独。睡觉前,她会一遍又一遍地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然后把客厅的灯一直开着。那昏黄的灯光,仿佛是她在黑暗中坚守的小小希望。这样的日子,她默默地过了两三年,直到婚后第3年,符合随军条件的她,才从老家调到南京市工作。这一路的艰辛,她从未向我抱怨过一句,只是在每一次的书信和电话中,温柔地叮嘱我要安心工作。
1991年的夏季,华东地区遭遇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此时,妻子十月怀胎即将临产。面对严峻的灾情,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她主动提出让我送她回安徽老家分娩。我深知她的体贴与懂事,却也满心愧疚。灾情紧急,我不能多做停留,把她送到家的第二天一早,我便匆匆返回部队,全身心地投入到指导部队抗洪救灾的紧张工作中。而此时,老家同样遭受着严重的水灾。妻子在出院回农村老家的途中,简易公路被水淹没,司机因路况不熟,车子不慎驶入路旁的水沟中,全身受到洪水的浸泡。那冰冷刺骨的洪水,仿佛是命运对她的残酷考验。后来的十多天里,她头疼发烧,全身起疱疹,高烧40度三天未退。这个小事故,给她留下了产后后遗症,此后,风一吹她就头疼,天气一变她就全身酸疼。然而,她从未向我诉说过这些痛苦,她的默默承受,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当一名军嫂,就意味着吃苦,就意味着奉献”这句话背后沉甸甸的含义。
在单位里,妻子是大家公认的“老黄牛”。她特别能吃苦,干工作从不偷懒。每天,她总是最早到达单位,打扫卫生,整理文件,为一天的工作做好准备。在工作中,她认真负责,无论是繁琐的日常事务,还是复杂的项目任务,她都全力以赴。同事们遇到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向她请教,她总是耐心地解答,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她所在的班组,因为她的努力和付出,成为了省级先进集体,而她自己,也年年被评为单位的先进个人。2010年,她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那一刻,我为她感到无比骄傲。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工作的热爱和对责任的担当。
在家里,妻子更是将一切家务都“大包大揽”。买菜、做饭、洗衣、收拾屋子,每一项家务她都做得井井有条。她总说我工作辛苦,回到家要多休息。有一段时间,我的腰病复发,躺在床上动弹不得。那段日子里,她既要上班,又要照顾我,忙得不可开交。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房间,她便早早起床,为我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她轻轻走到床边,温柔地叫醒我,扶我坐起,然后一勺一勺地喂我吃饭。照顾我洗漱完毕后,她又匆匆出门去上班。下午班回家后,她顾不上休息,立刻来到我身边,陪我聊天,给我讲单位里的趣事,试图让我忘却病痛的折磨。她还会小心翼翼地帮我翻身、按摩,缓解我的疼痛。为了给我补充营养,她精心挑选食材,每天变着花样地为我炖营养品。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十多天后,我的身体逐渐恢复,又能正常上班工作了。而她,却瘦了一圈,原本圆润的脸庞变得憔悴,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看着她疲惫的模样,我的心中满是心疼与感激。
2021年3月的一天,退休在家的我又“闯祸”了。那天中午,妻子外出和单位几个闺蜜聚会,我独自在家往高处拿东西时不慎摔了下来,骑在实木椅子上,造成骑跨伤,尿管摔断,尿道出血不止。接到电话的她,心急如焚,顾不上吃饭,立刻和儿子一起将我送往东部战区总医院急救室。在医院里,她跑前跑后,办理各种手续,焦急地等待着医生的诊断。得知我的伤情需要手术,她又马不停蹄地联系专家,安排手术事宜。由于摔的位置特殊,前两次手术都不成功,她心急如焚,四处打听,最终请了另外一位专家成功地对我进行了第三次手术。三次手术期间,她日夜陪护我,细心照顾我。我在病床上忍受着身体的痛苦,而她在一旁承受着精神的折磨。我受了罪,她却受了累。看着她疲惫不堪却依然坚强的身影,我的眼眶湿润了。
妻子特别爱学习。在忙碌的工作和家务之余,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自学,钻研业务。她的书桌上堆满了各种专业书籍和学习资料,每当夜晚来临,她总会坐在书桌前,静静地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她会虚心地向同事请教,或者查阅大量的资料,直到弄明白为止。她逐渐由外行变为内行,工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仅如此,她还通过成人自学考试,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同时还取得了国家级计算机等级证书。她用自己的努力,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成为了我心中的榜样。
妻子还是一位称职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她退休后,一开始担任社区某小区支部委员,尽心尽力的为小区党员做好服务工作,疫情期间,她挨家挨户的发放宣传资料,经常给小区党员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因表现突出,后来社区又安排她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她牢记使命,尽好责任,情系党员,上为政府分忧,下为小区党员解愁,让党员放心,让群众满意,是她人生的奋斗目标和不懈追求。她还是玄武区微网格员,负责政策宣传、信息收集,便民服务、纠纷调解、隐患排查等工作。
妻子也是一位称职的家庭“纪委书记”。她时刻提醒我,做事要低调,做人要忠诚,做官要干净。2005年8月,我提升担任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后,她对我的要求更加严格。她经常“查岗、查哨、查财务”,严格控制我外出应酬。每当有人送来礼物,她总是坚决要求我一一拒绝。她常说:“我们不贪图这些身外之物,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正直的品格赢得尊重。”在她的监督和提醒下,我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的作风,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和期望。
在我外地工作的十年间,和妻子聚少离多。孩子在南京上初中、高中、上大学,路途较远,每天接送孩子的重任全落在了妻子一人肩上。清晨,她早早起床,为孩子准备早餐,然后送孩子上学;傍晚,她又在学校门口焦急地等待孩子放学。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她从未间断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她都耐心地引导和教育,既当妈又当爹。多年来,她的辛苦付出,我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而她,从没有任何抱怨,总是用温暖的笑容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
结婚前,我曾答应给妻子买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可是30多年过去了,这个诺言一直没有兑现。但我对她的保证“一定要在部队好好干,干出点名堂来”,我做到了。在部队的日子里,我努力工作,不断进取,为国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纪念结婚30周年的家宴上,我承诺:“我会用我的后半生,真心真意好好爱护你、呵护你!”这不仅仅是一句承诺,更是我对她深深的爱意和感激的表达。
回首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与挑战。妻子用她的坚韧、善良、勤劳和智慧,为我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为我的事业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真的离不开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好女人的支持和付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未来的岁月里,无论前方还有多少风雨,我都愿与她携手共奋进,相爱到白头。因为她,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是我永远的依靠和港湾。谢谢你,我的妻,愿我们的爱情,如同那陈酿的美酒,在岁月的长河中愈发香醇,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