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记忆中的第一桶金

作者:曹越迪   发表于:
浏览:19次    字数:2072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1篇, 月稿:31

  小时候,我家是吃了上顿、愁下顿,日子过得非常拮据。尽管如此,我的父母还是咬紧牙关,供养我们兄弟几个上学。虽然,那时每年学费只有几块钱,但对我家还是一个不低的门槛。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学费很少有过一次性交齐的经历。三毛五毛的续交可谓是常态化或者固定模式。

  现在的孩子比我小时候简直幸福到天。吃穿不愁,兜里时常还有零花钱。我小时候,别说兜里有过钱,就是见钱的机会也不多。看有钱人家的孩子大把大把的花钱,我羡慕的眼睛就疼。不无自夸地说,我做梦的时候都在想钱。十岁那年,我刚读三年级就萌发了弄零花钱的念头。然而,在人民公社大集体的时代,大人每天的工分还值不了几毛钱,一个小屁孩想创收、想淘金,简直异想天开!

  过年时走亲戚,大人掏几毛压岁钱,小孩子就兴奋得一连几天睡不着,动不动拿出来瞅上几眼,心里美滋滋的。赶古会、看大戏,大人给上两三毛,吃的喝的全有了。关键是那个时候,钱太值钱了。一个烧饼五分钱,一个变蛋才二分,分分文文皆是成色的真金白银。不然,我们这地方怎会流传“一分钱掉在地上粘块坯”的俗语呢。

  如何攒钱呢?大人告诉我,集市供销社、村大队代销店常年收购蝉皮、红薯干,还有麻头、骨头之类。这对我而言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开辟了弄钱的门路。我们这里有丰富的蝉资源,有大面积的红薯种植。我爹告诉我说:“只要不怕苦,不怕累,你就能够挣上属于自己的零花钱。”

  常言说,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别看我当时少不更事,我很快成为村里捕捉蝉、捡拾蝉皮的高手。暑假里,我每天掂着小竹竿、小布袋、手电筒早出晚归。沿着村坑塘四周寻找蝉皮,一棵树、一棵树的上上下下反复瞭望。每日痴迷在蝉皮的世界里,就像如今的孩子玩网络游戏那样不能自拔。自然对蝉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哪里有蝉,哪里蝉多,什么时间捉蝉,怎么很快发现蝉皮,我都能娓娓道来,分析得头头是道,连大人听了就心悦诚服我的蝉经。当时,生产队饲养院,村坑塘四周,还有我村队长曹国然的家庭大院,都是我常去的重点或者说老根据地。饲养院牲畜多,粪便多,自然出蝉多。队长家庭大院里榆树多,院内平坦又干净,蝉喜欢。每天转完这些地方,我可收获二百多个蝉皮。

  为了扩大战果,我还常去村南面的泥河大堤上。那里树木遮天蔽日,地上杂草丛生,时不时有老鼠、毒蛇、赖蛤蟆出没。我娘担心我怕这些,或被毒蛇咬着,她曾多次告诫我千万不要去那里。奈何我小小年纪天不怕地不怕,又经不住蝉皮诱惑,每次去那里都是穿上大人的长腰胶鞋,扎紧裤腿。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晒得黑不溜秋,却收获了一大背筐蝉皮。蝉皮放在大筐内看上去密密麻麻,惊得我家四邻无不啧啧称奇。等我爹帮我把这些蝉皮送到供销社收购站,观看的人更多,围满了背筐一圈。有的说,这得花费多少功夫啊!有的说,这孩子真有耐心。收购员一过秤,除去皮,净重26斤。一斤三角,卖钱7.8元。若是放在今天行情,这么多蝉皮至少也卖一两千元。待收购员把钱交给我父亲,我爹一分未留的全塞到我的兜里。跟着父亲回家,我一路上兴奋得有说不完的开心话。

  除了靠买蝉皮攒钱,我还到田间捡拾红薯干挣零花钱。那时候,生产队种植有大面积的红薯。每到秋收时节,家家户户都分几百斤红薯。田间到处晾晒着一片片红薯干。人们把大片的红薯干拾完后,一些如铜钱大小的红薯干却遗漏土坷垃下。每天放学后,我就提着竹篮子去田间转悠,这块地转了,转那块地,到处弯腰捡拾着红薯干。可捡到的这些红薯干多是小皮子,质量差,自然卖不上好价钱。读高中的大哥告诉我,去田间挖些大红薯,挖来大红薯,再刨成片子晾干,不就可以卖好价钱了吗?这真是一个好办法。那时候,生产队社员出勤不出工,挖红薯粗枝大叶,有的整棵没挖过,我扛来小抓钩去生产队挖过的大田里狂锛一阵,果不其然,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一个红薯生产季节下来,我挖大小红薯三四百斤。然后让母亲帮我旋成红薯干。晾成后,我娘把稍大的红薯干捡出来以贴补家用,余下的全由我换钱。当时村大队部设有代销店。负责收购的是一个个子高高的老头,我至今记得他叫曹心喜,按辈分,我该喊他爷爷。他是第八生产队,我是第九生产队。他给我过了秤,每斤按八分钱计算,几袋子干烘烘的红薯片只卖了23元。听大人说,收购红薯干是用来加工红薯白干酒的。

  就这样,我十岁那年,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创收了巨款30元钱。30元在今天看似微不足道,但对我而言,却是意义非凡。它是我人生过程中赚到的“第一桶金”。我很长时间舍不得花掉它们,每天把它们当作宝贝似的,用娘织的驴皮手巾严丝合缝的紧紧包裹,小心翼翼的放在枕头下。后来,我就用这钱交了下学年的学杂费,又买了作业本、小人书、文具盒等物品。班上不少小伙伴知道后个个羡慕不已。班主任老师曹保允还做思想工作,让我到讲台上介绍介绍勤工俭学的经验。

  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如今,我已经进入老龄之年。再回首这一切,真乃恍然如梦。讲给我的孩子听,他们根本不信。缅怀我的人生第一桶金,我思绪万千。我真切的感到,是劳动帮我树立了人的尊严,是劳动创造了经济价值,是劳动给我带来一点欢乐,更是劳动培养了我毕生自强不息的好习惯。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85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生感悟

查看更多人生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