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齐成彪:安慰自己

作者:齐成彪   发表于:
浏览:136次    字数:3374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秀才   总稿:63篇, 月稿:0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李叔同

  一

  人生在世,平安顺遂固然美好,然而人们的常态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不必总是艳羡别人,因为别人展现给你的东西往往带有“自诩”的成分,谁家的糟心事不是讳莫如深呢?很多微信好友爱发朋友圈。其实朋友圈的东西只是他想让你看到的,里面除了广告,大多是美食、美景、美事、美人(美颜自拍)。有好友偶发伤心事也只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比如:切菜伤了手,发朋友圈以求安慰;骑车摔一跤,发朋友圈以求同情,如是而已。事实上,别人的安慰与同情也没什么疗治的功效,发圈的好友也并非真正伤透了心。“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真是到了伤心处,泪水只能肚里咽。

  心里难过又不便说给别人的时候,我们还需想开点,学会安慰自己,否则心情压抑于健康不利。我不相信心情舒畅的女人会得乳腺增生,也不相信因乳腺癌离世的姚贝娜善于自我开解。人活一辈子,遇事千千万,事事想不开,不折寿才怪!请记住:世上真正能够安慰你的,通常只有你自己。

  二

  那怎么安慰自己呢?

  一、散心

  内心郁结的时候,我们需要开解,散心是自我开解最常见的方法。散心的方式很多,有人通过吃喝,有人通过游玩,有人借助运动,有人借助曲艺……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柳宗元出游,于是有了《永州八记》;白居易听曲,于是有了《琵琶行》;欧阳修爬山,于是有了《醉翁亭记》;苏轼研究美食,于是有了“东坡肉”……古人散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啊!

  有个女孩失恋伤了心,竟选择去蹦极。她一下就买了五次,第一次跳下毫无顾忌,第二次跳下已有迟疑,第三次跳完脸上已挂上了微笑。后两次没跳,她已觉得没有必要。工作人员要给她退钱,她拒绝了,而后飘然离去。她似乎与死神擦肩,再次活过来,前路依然充满阳光。她找到了安慰自己的最佳方式。

  我不开心的时候,喜欢约几个朋友搓麻将。搓的过程就是开解的过程,几个小时搓下来,手都搓疼了,心里也就畅快了。我们几个人还建了个微信群,名曰“麻市风云”,我有幸被推举为群主。实际上不光是我,他们谁有不开心,也能在麻将桌上散散心。输赢无所谓,大家在你夸我怨说说笑笑之间,已然意解心开。有时搓完麻,大家再搓顿饭,谁赢谁请客,玩好了再吃好喝好,不开心自会滚蛋。

  二、转移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毅然接受了宫刑,屈辱极了。他把这屈辱转移到发愤著书上,这才有了“史家之绝唱”——《史记》。屈原的《离骚》、辛弃疾的壮词、曹雪芹的《红楼梦》都是作者的发愤之作啊!如果说散心是为了解压,转移则是化悲愤为动力。有的人不开心了就拼命工作,有的人则努力学习,这种安慰自己的方法似乎狠了一点,但它的结果往往是积极的。

  我的一个学生本来学习不太认真,高一的时候,成绩也就班里十几名。不想他突遭变故,他的妈妈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他请了一周假,回来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刻苦学习起来。付出就会有回报,后面两年,他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最后他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他的妈妈虽然不在了,却可以在天上看着他越走越好。

  我也喜欢把个人的不忿付诸笔端,写下或多或少聊以自慰的文字,给自己的情感寻得一方释放之地。比如我不喜欢班主任工作,当班主任时,就把自己的不快写成一篇篇文章。多年下来,我竟写出一个“班主任系列”。我比不上伟大的屈子、太史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如今我不当班主任了,“班主任系列”却是我永久的财富。

  三、倾诉

  我们不愿把自己的伤心事说给别人,因为别人的安慰并不能有效缓解我们的痛楚,甚至别人会把这痛楚当做谈资,搞得我们颜面尽失。祥林嫂也想倾诉,想得到安慰与同情,可到头来她的不幸“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于是我们越是难过的时候,越容易自闭。但真正的朋友是不会落井下石的。伯牙之于子期,阮籍之于嵇康,马克思之于恩格斯有什么不能倾诉的吗?

  真正的朋友很少,或者说我们根本不需要很多真朋友。我想:有一个可以倾诉的朋友足矣。他跟你志趣相投,互相信任,毫不见外,喜你之所喜,忧你之所忧。有乐事说与他,可以同乐;有哀事说与他,可以消愁,那向他倾诉不失为安慰自己的好方法。然而不是人人都有真朋友,那你就倾诉给猫狗,倾诉给花木,倾诉给河流,登高喊几嗓子倾诉给空气,总之憋着不如倾诉出来。

  我有一个推心置腹的真朋友,闲了我就喜欢跟他坐一起聊天。我们永远有聊不完的话题,私下也会聊起个人的难事。他曾一意孤行地去“撞南墙”,我虽没劝住他,到头来还是我给予他各方面的帮助。他把自己的闹心事都向我倾诉,我得对得起他对我的这份信任,并祝他的生活柳暗花明。

  不到万不得已,我不赞成人们把自己的忧事向父母倾诉,因为父母定会担心忧虑。“报喜不报忧”是孝顺父母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已受了父母天大的恩情,这恩永远报不完。让父母安享晚年,我们起码应该做到的是:少给他们添麻烦。

  四、看淡

  苏轼被贬黄州,“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亏得他生性旷达,挺过了那段“人生如梦”的日子。等到被贬惠州,他已经可以坦然地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了。晚年被贬海南儋州,他干脆写到“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难道他要乐不思蜀了?苏轼的后半辈子就是在迁来贬去中度过的,贬的次数多了,他也就看淡了贬谪的遭遇,自是不以为意了,乐观的人就应该随遇而安啊!我们喜欢苏轼,就是喜欢他看淡挫折的达观情怀呀!

  我们都想日子过得平顺,然而生活总不时给我们添堵。其实“堵”也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既然是组成部分,就必然会出现。看淡一点,我们便大可不必为这些不顺咬牙切齿。有时看到别人因一点小事伤心抱怨,我想他一定不善于安慰自己。

  看淡并不容易,通常要经过岁月的洗礼,我也不能例外。我是个铁杆球迷,喜欢梅西的灵动、C罗的坚毅、罗纳尔多的冲击、齐达内的大师风范,当然我也要承受中国足球长年给自己添堵的现实。1998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主场战伊朗,国足在2:0领先的情况下,结果被伊朗队连灌四球4:2逆转,气得我好几天食不甘味。现在想想,那时自己还是年轻,承受国足“摧残”日子尚短啊!关注国足30年,如今我对国足的战绩早已看淡。2024卡塔尔亚洲杯刚刚落幕,国足小组赛二平一负,一球未进,淘汰回家。我虽看着有气,但一句“习惯了”也就为之释然。有球迷调侃国足踢小组赛的过程总是:揭幕战—生死战—荣誉战—机场站。没错,就是这样,老生气,犯不着!

  五、交给时间

  时间可能抹不平伤痛,但一定可以淡化伤痛。有些伤痛不易化解,不妨交给时间。如果伤痛是溶质,那时间就是不断增加的溶剂,只要日子还继续,一阵子的伤痛便可用余生来稀释。

  一位同学迷上买彩票赔了数十万,差点搞得家破人亡。他借了很多钱,人家都来催债,逼得他窘迫不堪。看着他了无生趣地“拆东墙补西墙”,我都觉得他的前路一片迷茫。然而日子一天天挨下来,如今数年过去,他已经还清了大部分借款,脸上也轻松了许多。假以时日,我衷心祝愿他走出阴霾,迎来阳光。所以请相信时间,它是安慰自己的终极方法。

  很多心理师都推荐一种“六秒情绪控制法”。在发怒前,我们先在心里数六下,快速反思一下自己该不该发怒,就可以控制大部分想要爆发的情绪。这也是在用时间安抚自己啊!我以前辅导孩子,时常火冒八丈,怒不可遏,吼得儿子直掉眼泪。多年下来,我没得乳腺病,(虽然我是男的)也算万幸!后来我用了这个方法,果然收效甚佳。儿子学习不易,自己发火不好,耐住点性子辅导,这几年儿子接受得不错,自己也觉得儿子挺争气,何乐而不为呢?

  三

  凡事很难十全十美,降低期待,能满足“半称心”是明智的。我不是灌鸡汤,而是想强调:安慰自己对于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心态好才是身心健康的根本。

  人活一世,结局是死亡。结局并不美好,咱可以安慰自己:活出精彩就好。活得也不精彩,咱可以安慰自己:反正结局一样,好活赖活都是一辈子。此生踩了很多坑,咱可以安慰自己:教好孩子,让他平顺一点就好。此生实在很失败,咱可以安慰自己:来生混好点。再不济,就想想中国足球,这样无可救药,不也在坚持吗?有国足给咱垫底,咱还可以安慰自己:国乒还是挺好的!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有时咱不必活得太现实,住在山中,亦可“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安慰自己是富于浪漫气质的处事态度,它让我们始终相信:明天会更好!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42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生感悟

查看更多人生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