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我读《蒙田随笔》

作者:木槿花开   发表于:
浏览:10次    字数:3379  电脑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1篇, 月稿:31

  每个人都有阅读喜好。比如我,非常喜欢看散文随笔类的书籍,增长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掠过时空,尽情和作者对话、交流。

  听说《蒙田随笔》是世界文学经典,而作者又被视为写随笔的巨匠,那一定要买来读一读。读了几页,感觉有些吃力,再读又觉得烧脑,就想打退堂鼓了。虽说在书上也煞有介事地勾勾画画,想认真读完。终究还是打了退堂鼓。就这样,此书在书橱中一睡就是好几年。

  开年,制定了新一年的阅读计划,《蒙田随笔》列入必读书列。可不能再半途而废了。我自己给自己下达了命令。

  或许是做好了攻坚的准备,或许是自己又年岁渐长,生活的阅历又多了几分,再读《蒙田随笔》,感觉就象山间小溪一般,顺着水道欢快流畅地向前奔涌。读到有趣的地方,或者和我有着强烈共鸣的观点,我会忍不住和家人分享。现在,我来和大家分享。

  一、关于教育。

  蒙田认为“教育孩子确实是人类的学问中最重大和最棘手的难点”。可不是吗,看看现在的家长,怕什么?就是怕孩子的教育啊!他用农业作比较,耕地播种都是固定的,一旦种子发芽长出地面,就要小心了,要使它茁壮成长会遇到很多困难。他说“经常是因为没有选对路子,我们要忍受很多痛苦,耗费大量时间对孩子进行训练,可由于这种训练本身完全违背孩子的天性,就不会有实际效果”。天啊!这不就是在说当前家长们的吗?!有的家长强迫孩子学钢琴,有的家长强迫孩子下围棋,有的家长强迫孩子练舞蹈,有的家长给孩子报了好几个兴趣班、补习班……孩子喜欢吗?有这个天赋吗?不知道。反正人家上了,我们孩子也要上。还有理论依据: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蒙田认为不能死记硬背,重要的是理解力。他说“死记硬背并不等于具有了认识,只不过表明别人讲的东西保存在了我们的头脑里。真正理解和认识的东西,人们是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的……书呆子式的学习是可怜的、无用的学习;也许这可以用来装装门面,却无法以此为基础来建造高楼。”读到这里,我恨不得穿越回去到蒙田的时代,对他说,蒙田先生,你真有先见之明!可不是吗,我们已经耗费了多少人力财力物力和心血,培养出了那么多只会死记硬背的书呆子。要及时止损啊!

  蒙恬还说,当父母的不能心太软,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吃苦。不能为孩子考虑的过多,不能溺爱孩子。他还强调不仅要增强孩子的心智,还要增强孩子的体力,“因为心智如果得不到身体的支持将不堪重负”“孩子将来也可能不幸地遇到可怕的事情,有时好人也会像坏人一样受尽折磨”。蒙田几百年前的忠告,字字句句都在警醒天下父母。我们一路走来,有哪条路是平坦的呢?即使家庭条件再优越,孩子将来要自己承担的一样也不会少。

  关于学习外语的问题。蒙田说“毫无疑问希腊语和拉丁语是非常重要的装饰品,而且非常有用,但学习这两门语言要付出的代价太高了。”读到这里,我暗自在笑,那时候蒙田他们也有外语学习的烦恼。想起了自己上大学时,学习外语占用了我很多时间,毕业后基本没用上。渐渐都快忘光了。蒙田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在婴幼儿时期父亲就给他请了家庭教师),他认为学习外语最好是从幼儿开始,就会和母语一样不会忘记,而且直接阅读外文,开阔眼界、乐趣多多。好像有位伟人说过,学习外语要从娃娃抓起。现在的孩子们要比我们那时候的学习条件好多了,基本都是从娃娃抓起。这一点上,和蒙田先生的观点趋于一致。

  二、关于自以为是

  其实哪个人不是或多或少地自以为是呢。看看蒙田是怎么说的。

  他说“还存在另一种虚假的荣誉,那就是对自己的价值评价过高。这种缺乏自知之明的毛病使得我们往自己的脸上贴金,给自己换上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的另一副模样。”我理解,他是说自以为是就是对自己的评价过高。蒙田看到了人性的本质,或者说人性的弱点。

  作者拿自己的文学创作为例“我的作品,还没有哪部分是可以令我自己感到满足的,别人的称赞也不会使我忘乎所以。”蒙田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对待诗歌创作上,他认为“一个人也许能在别的方面装装傻,可在诗歌方面则开不得玩笑”。我也以为,诗人在任何时代都是站在文学的顶尖,不是写了一些不痛不痒的打油诗,就可以自以为是地说自己是诗人的。许多诗人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比如屈原、比如海子、比如朱湘。

  蒙田举了例子,在古希腊有个叫大狄奥尼西斯(约公元前430——前367)的权贵喜欢夸耀自己的诗才。奥林匹克竞技会期间,他派出的战车其豪华程度超出了所有的参赛者,支起金灿灿的帐篷挂上华丽的地毯,还派出诗人和乐师朗诵他的诗歌。一开始人们被他华丽高贵的气势所吸引,来听他的诗歌。后来发现那些诗歌纯属浅陋之作。气急恼怒,稀里哗啦就把他的帐篷推到,撕成碎片。在回去的海上,他的乘船触礁沉没。人们坚信都是那些拙劣的诗歌惹的祸,它们不仅激怒了人,还激怒了神。读到这里,我忍俊不禁,又一次想表达对蒙田的敬意。

  这一段相当精彩!做自己不能做的事,还自以为是地去炫耀显摆,就是对人们普世价值观的挑衅。试想,你身边有一个人整天夸夸奇谈自以为是,你不会去撕碎他的帐篷,但你会远远躲避。

  进行文学创作的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不要那么容易就感到了满足、沾沾自喜。蒙田正是对自己作品的严苛要求,才使得到现在几百年过去了,我们还捧着他的书那么津津有味地阅读、探讨。

  三、关于相貌

  蒙田最崇敬的人是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他说“苏格拉底的崇高品质堪称完美的典范,我却为传说里他相貌的丑陋和体态的平庸而深感烦恼:这与他心灵的美是多么不相配,况且他自己对美又是满怀激情、充满向往的呀!”在我们的思维中,伟大的有着高贵品格的人,也同时应该拥有俊美的容貌和优雅的体态。可事实往往并不是这样的。难免令人唏嘘。

  蒙田认为“美是一种影响力巨大、优势巨大的品质”、“美的声望高于一切;在人们的交往中它处于首要位置、它总是抢得先机”、“伺候我的下人也好、身边的动物也好,我总与长相顺眼的更加接近”。你说美不美多重要!蒙田也是凡人,也有颜值控。

  所以说,把自己捯饬漂漂亮亮的,去求职去社交去谈判,成功率就会提高很多。那么对于自己,就不能太过随意。比如我尽管退休在家,可是出门买菜,我也会照照镜子,收拾整齐,自己满意了,别人看了也不会多嫌弃。好心情好面貌是这个世界最需要的。

  当然了,仅是以貌取人是偏颇的。蒙田说“人的长相有时是靠不住的,但人的长相却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假入我一定要谴责某些人的话,我会措辞激烈地痛斥那些外表很有迷惑性、却干着背信弃义勾当的家伙,我要更加严厉地惩罚那些容貌和蔼可亲的恶人。”这句话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如果一个人面目可憎干坏事,你是有防范心里的。可一个人相貌俊美又亲切的样子,他去干坏事,你就缺少预判,被欺骗的感觉最令人恼火。所以,蒙田对这些人要更加严厉地惩罚。而我呢,或许也会怒不可遏,伺机反击,揭露他的真面目。

  不过,总的来说,美丽俊朗的外表,优雅高贵的仪态,还是占尽先机,很讨巧的。如果你有这样的先天条件,恭喜你!

  蒙田还述说了对醉酒的看法、对婚姻的解读等。还有对医生的评价。都见解独到、十分有趣。关于醉酒,他认为“醉酒是一种粗野而低俗的罪过”。醉酒的确如罪过,毁了多少人的前途和幸福的家庭。关于婚姻,他说“它犹如鸟笼,外面的鸟儿怀着希望想飞进去,里面的鸟儿却绝望地想飞出来”。我怎么觉得《围城》里的那句关于“婚姻是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的”名言,是从这里受到了启发。多读名著有很大的好处。关于医生,他很偏激,认为医生都是骗子,不可信。有病宁可自己慢慢好。或许他那时候的医疗水平有限,或许不走运遇到了庸医,没能治好他的某种病,他就产生了这种看法。我不同意蒙田的观点,我有病一定是要看医生的。

  蒙田出生于1533年,去世于1592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思想家、作家、怀疑论者。他在法院工作过、当过国王侍从、还两任波尔多市市长。而我,出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普通的市民、写作者。背景不同、人种不同、经历不同、性别不同,哪儿都不同。跨越时空,我和蒙田先生对话,却和老朋友一样自然,交流顺畅。我忽然觉得,不要认为朋友缺少了、人与人难以相处了,去读书吧,那里有许多老朋友在等着你呢。不明白的道理、人生的规划、如何成长、世界的面貌……都会给你一个阐述。如在深山老林里的古刹中听晨钟暮鼓,那回响悠扬悦耳缠绕周身震动心灵。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99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读书感悟

查看更多读书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