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韵坊阅读网》始终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文学交流平台,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支持与厚爱。但在近期的审稿过程中,发现部分作者投稿中存在不少错情,且同样的问题在作者的几篇稿件中反复出现,这不仅影响了稿件的呈现效果,也增加了编辑团队的工作负荷。
近期投稿典型问题剖析
第一,文字规范失守,错别字成“硬伤”。在众多投稿里,错别字问题非常突出。这不仅是对文字规范的忽视,更会让编审在编辑过程中付出很大精力,也会破坏文章的整体美感。比如,有的作者对“的”“地”“得”的用法比较混乱,甚至通篇文章都用“的”。还比如,有的人将“流连忘返”写成“留连往返”,把“迫不及待”写成“迫不急待”,等等。这些看似微小的错误,却反映出作者写作时的不认真态度。
第二,标点符号之乱,逻辑脉络“肠梗阻”。标点符号就像是文章的经络,它能准确地表达语句的停顿、语气和情感。然而,不少投稿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混乱。该用句号的地方用了逗号,该用分号的地方却用了顿号,这使得句子的层次和逻辑变得模糊不清。更有甚者在一长串句子中都不用标点符号,句尾再用一个省略号,让编辑们也难以把握句子的重点和节奏。
第三,语句表达之痛,通顺性“失准”。语句通顺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求,但有些投稿的语句却让人读起来十分吃力。或是语序不当,或是搭配不合理,或是成分残缺,这些问题导致文章表意不明,无法准确传达作者的思想。比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这句话就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滥用介词“通过”和“使”,让句子没有了主语。
当然还有一些投稿,篇幅不短,但读起来却是“流水账”;还有的投稿缺乏层次性和逻辑性,让编辑们在修改过程中感到头痛。
高质量投稿深度建议
一、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筑牢写作的根基
第一,系统学习字词。字词是写作的基本元素,准确掌握字词的含义、用法和书写是写出好文章的基础。作者可以通过阅读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系统地学习字词知识。例如,了解汉字的部首、笔画、读音,以及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搭配习惯等。同时,要注重积累一些生僻但实用的字词,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在日常写作中,遇到不确定的字词要及时查阅资料或网上搜索,不能凭感觉乱写。比如“莘莘学子”中的“莘莘”,很多人容易误写成其他字,只有准确掌握其含义和写法,才能避免此类错误。
第二,深入钻研语法。语法是语言表达的规则,掌握好语法能让文章的语句更加通顺、表意更加准确。作者可以学习一些基础的语法知识,如句子成分、词性、时态等。通过分析优秀文学作品中的句子结构,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分析“他在公园里快乐地玩耍”这句话,“他”是主语,“玩耍”是谓语,“在公园里”是状语,“快乐地”也是状语,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成分的搭配和语序。同时,要注意一些容易出错的语法点,如“是……的”句式的正确使用,否定句和疑问句的语法规则等。
第三,熟练运用标点。标点符号虽小,但作用巨大,它能准确地表达语句的停顿、语气和情感。作者要熟悉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如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停顿,分号用于分隔并列的分句等。在写作时,要根据语句的意思和语气合理使用标点符号。比如,在表达强烈的疑问时要用问号,在表达感叹语气时要用感叹号。同时,要注意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如破折号的解释说明、引用等用法。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运用,熟练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技巧,让文章的表达更加精准。
二、树立严谨的写作态度,追求高质量的作品
第一,重视每一次创作。写作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每一次投稿都是展示自己才华和思想的机会,因此要重视每一次的创作过程。从选题构思到初稿完成,再到反复修改,都要认真对待。在选题时,要深入思考,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主题,确保文章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写作过程中,要用心组织语言,力求表达准确、清晰、生动。不能因为是小稿件或者赶时间就敷衍了事,要把每一篇文章都当作自己的代表作来写。
第二,勇于接受批评。在写作过程中,难免会收到他人的批评和建议。作者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这些批评,把它们看作是提升自己写作水平的机会。当编辑指出稿件中的问题时,不要抵触,而是要认真分析原因,虚心接受并及时改正。同时,要积极与编辑沟通,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巧。例如,如果编辑指出文章的逻辑不够清晰,作者可以请教如何优化逻辑结构,然后在后续的写作中加以改进。对在文苑中发表的作品,要静下心来与自己投稿时稿件进行一次对比梳理,这样更容易发现问题、取长补短。
第三,不断追求卓越。写作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作者要树立追求卓越的目标,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不要满足于现状,要勇于尝试新的写作风格、题材和手法。可以阅读不同类型的优秀作品,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和创新思维。同时,要关注行业动态和社会热点,让自己的文章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作品。
三、采取科学方法校对,严把作品打磨的每道工序
第一,多轮逐字检查。完成稿件创作后,不能急于投稿,而要多轮逐字逐句检查。首轮检查可着重于明显的错别字,比如“己”“已”“巳”这类容易混淆的字,还有“的”“地”“得”的错误使用。在第二轮检查时,要仔细查看语句逻辑是否合理,有无前后矛盾的表述。例如,前面说“这项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后面又提到“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小问题”,这种逻辑冲突需要及时修正。最后一轮检查则聚焦于标点符号,确保其使用准确,能够恰当地表达语句的停顿、语气和情感。比如,在表达强烈情感时,该用感叹号的地方不能用句号;在列举多项内容时,分号和逗号的使用要符合规范。
第二,借助工具辅助。如今有许多校对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校对效率和准确性。比如语法检查软件,它能快速识别出语句中的语法错误,像主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一些专业的文字处理软件也自带拼写检查功能,可以自动标记出可能的错别字。不过,不能完全依赖这些工具,因为它们可能存在误判的情况,最终还是需要人工进行细致的审核。例如,软件可能无法理解一些特定语境下的用词是否准确,这时就需要作者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判断。
第三,间隔时间复查。完成初稿校对后,可以将稿件搁置一段时间,比如一天或几天,然后再进行复查。这样做的好处是,当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稿件时,更容易发现之前忽略的问题。因为在创作过程中,我们的思维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局限,而经过一段时间的间隔,我们的思维会更加清晰,能够更敏锐地察觉到稿件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有声朗读或自己朗读都是比较实用的校对方法,有条件时可采用电脑或手机软件朗读来校对;请人或者自己对文章进行大声朗读,也是比较好的校对方式。
对如何校对稿件,笔者曾在《文韵坊阅读网》里发表了《写文校文应关注的几个细节》《用好WPS的校对功能》《改稿之法》《校文之法》四篇文章,为大家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方法,有时间不妨翻阅一下。
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每一次认真书写都是对文学的敬畏。期待各位作者以此次提醒为契机,在字词规范中见功底,在逻辑建构中显思想,在情感表达中传温度。让我们携手同行,以高质量稿件共同擦亮《文韵坊阅读网》的品牌,为读者呈现更多有深度、有温度、有力量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