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三木:巴蜀方言(12)

作者:三木   发表于:
浏览:157次    字数:1953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秀才   总稿:62篇, 月稿:0

  。乡上有掌握

  有此方言的时间不长,是上世纪50年代初建立了乡镇基层政权以后才有的。那时国家百废待兴,乡人民政府要面对千千万万的民众,工作内容无所不包,大到土地改革,小到开外出办事的路条。所以,乡上对辖区内的社情民意必须了若指掌,以达工作有的放矢、免走弯路。老百姓也视政府为靠山,绝对相信乡里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对自己的需求掌握得十分清楚。

  1948年秋,父亲用10个棉花(约100市斤)在土地庄主手里买了几个台地,又用两个冬天将台地开凿成了一亩多面积的栽秧田(也就是现在对河高速公路右道中间那一小段),但只收了一季稻谷就“解放”了。因了这亩田,土改时就给我家划了下中农成分,父亲说:“划高了。”土改工作队员解释:“乡上有掌握,如果你没有那个大秧田就是贫农了。”

  70年后,那大田已是族氏中另一住户的旧宅和菜园了。修高速公路征用时,乡上又有掌握,给付了他10多万元的补偿款。而父亲呢?只能守在河这边一堆黄土里,远视着高速路上那昼夜轰鸣的车流。

  行文至此,我发现自己有点莫名堂,当年乡上有掌握的事还多着呢!比如村里有个好吃懒做的人,政府每年都要给他发棉衣棉裤穿,但他不爱惜,经常扯些口子,雪白的棉花都露出来了。所以,他在前面走,一群屁孩就跟在后面干吼:“五保户,穿棉裤,穿烂了又照顾……”这虽是刻薄之言,但确属乡上有掌握的真实故事。

  管他的呢!现在“乡上有掌握”的事更普遍了。两亲家为儿女的婚嫁谈彩礼时,女方不便开口说数字,就巧妙地回答男方:“随便给,反正乡上是有掌握的。”意思是说,少了也是不行的。还有我现在的孙子,每每向爷爷讨要买玩具钱的时候。我总是说:“乡上有掌握,期末考试以后再说。”

  “

  。屋檐水滴现窝窝

  乡下三岁大的娃儿都知道,不管是瓦房、茅屋,一遇落雨,雨水就滴在院坝里一个固定的地方,时间久了就形成凹陷的窝,土坝最为明显。这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乡民却借以评判后生们是否对自己老年人孝与不孝的参照物。只要是亏欠了老人的生活,或言语不敬时,定会背上“屋檐水滴现窝窝”的骂名。

  有耄耋老人,儿子不认真侍奉他,茶饭饱一顿饿一顿,甚至靠出嫁女或亲戚们煲汤送去打牙祭。这老人就抱怨儿子:“看嘛,总有个时候屋檐水要滴现窝窝的。”儿子却不以为然,当耳边风听过。时间一晃,儿子现在也有60多岁了,体力逐渐不支,行动也迟缓,但他的两个儿子根本不管他,其中一个常出言不逊,还打过他的。不过,他只是偶尔在邻居面前数落几句消消气,就是不提“屋檐水滴现窝窝”那句话。

  乡间有一说法,老年人给自己儿女封的话很灵验,像菩萨,你敬畏它,啥事莫得,如果给佛身泼污或偷食了供果,绝对要遭起。所以我就在想,60多岁的那个儿子是否就该吞那“滴现窝窝”的苦果呢?如果是的话,他的儿子也会遭报应的,或者更惨。

  “

  。莫名道(倒)路的

  这句方言多为女性的口头禅,指女人与女人间说客套话。没有丁点贬义之意,反而显得更亲密。

  外婆去女儿家看外孙时,不但给外孙缝了衣服,还提了酒肉前往。奶奶喜滋滋地边收礼物边说:“你硬是莫名道路的,空手来耍就是了嘛!”然后才安排外婆火边坐或喝茶。这里的莫名道路是说不用花钱,莫费事,送礼品来显得生分了。但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想问题,上亲家的门坎,哪有手头上不提点东西去的?空把两手走人户,那才真是莫名道路的,见了面好方人(不好意思)啊!

  今年热天,我们回老家避暑时,夫人给考上大学的族侄孙女封了个小红包,她奶奶说“幺姑硬是莫名道路的,您老这么大的人情我们咋经受得起哟!”这里的莫名道路更多的是感激和谢意,不同于前者两亲家套礼的客气话。

  也有小姑娘说话出了格,长辈们不便用粗俗之言去训斥,顶多就是“你这个女娃子哟,硬是才叫莫名道路的。”这里就权当指教讲了。这种话语显得温和,效果也好,小女脸上绯红,应了“响鼓不用重锤”的名言。不像那些愣头青小子,父母经常对他拖棍拿棒,但终是白哇哇的。

  “

  。有名其堂

  “名”和“堂”相组合,就是陕西的方言――名堂,还收入了《辞海》。川陕毗邻,川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又将“名堂”加以修饰和扩展,就成了“有名其堂”和“莫名其堂”。

  “有名其堂”是褒义词,指某人有本事或名望大。而“莫名其堂”就是贬义的了。

  两老者无事闲吹。一个说儿子在县里当上了局长,在他们那一方已经是有名其堂的人了。另一个说哪算啥子哟,他的前辈人更厉害,当年朝庭还赐予过“皇恩宠赐”的烫金匾,全国上下都出名。相比之下,前一个老者的话语里,确实就有点莫名其堂了。

  现实生活中,也有把“有名其堂”滥用的。留守奶奶帶孙子读书,孙子在手机上查百度写作业,三五两下就完成了。而奶奶逢人便夸:“我那孙子长大以后,也是有名其堂的人呢!”

  ……

  22年9月19日于通江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48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方言巴蜀三木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日记大全

查看更多日记大全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