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文化广场展岁月画卷

作者:郑向荣   发表于:
浏览:8次    字数:3924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10篇, 月稿:15

  今晚,晚餐余香绕舌,我漫步于夜色温柔的城市。街灯如星,照亮前路。行进间,县政府的大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迎接着每一位夜行者,它不仅是建筑的象征,更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门前,人群络绎不绝,他们或拍照留念,或低声交谈,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与自豪。我向南行四百米,抵达舒城县文化广场。灯光璀璨,霓虹闪烁,笑脸如花,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此刻,广场新颜耀眼,我心却溯回旧时光。往昔的风貌,如画卷轻轻展开,跃然心间:

  听父亲说,一九五一年八月他从枫香树区政府调入县委办时,城关镇还没有这个广场。县政府在城隍庙,从城隍庙出来有一巷,向西至中街为考棚巷,中街向西至文庙为云路街,巷与街错落有致。考棚巷、云路街,古韵悠长,路面中央长条石稳坐如老吏,两侧鹅卵石点缀似文人,共绘三米宽的历史画卷。路面微微隆起,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静默地讲述着科举时代的辉煌过往。

  一九五二年春,城关镇为了拓宽城镇的发展视野,城镇繁荣发展开启了一条通道。改造考棚巷、云路街,裁弯取直,街道拓宽到10米,加长,西延至茶厂,东延至龙头塔,两边栽满梧桐树,定名和平街。

  同时,在城隍庙前开辟广场,旧城垣基上建环城马路,古城墙边马路环绕,夕阳西下美景如画。广场与马路,均由土与煤渣混铺,粗糙而怀旧,车辆行人过处,尘土轻扬,满载着岁月的痕迹。父亲说道:这就是广场的来历,主要作为举行群众大会的露天会场。

  60年代初,我记忆中的广场——广场路东是护城河,河东边有几座排列无序的坟墓。夏天夜晚坟头上萤火虫到处飞舞着像一盏盏“小灯”若隐若现在空中飘浮着,它们像夜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让人感到无比的神秘和美丽。真想走到跟前探个究竟,和它来个亲密接触,捉几只萤火虫来玩耍,放进屋里当灯用啊!但听人说,那是鬼火,而让我望而却步。再东是县农科所,习惯称农场,农场试验田常种植紫云英、油菜、水稻等农作物,在夜色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生长的故事。

  路南是县人民银行木制后门古朴沉静,其门前左侧是狮子巷:东西走向,西通中大街,路面上厚厚的鹅卵石,形状各异,光滑清洁,踩在上面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路西是县人民银行职工宿舍、县供销社和县工会办公所在地。路北是县文化馆,馆内几棵形态怪异的桧柏若隐若现,文化馆东电影院与龙头塔静静伫立,共同绘就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景画卷。

  听父亲说:桧柏树有几百年的树龄了。龙头塔,俗称“城锥”。父亲告诉我:其塔建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是主一方文风的文峰塔,因塔身第四层的石碑上刻有“龙头”字样,而称之为龙头塔。此时,龙头塔命运多舛,塔底满目疮痍,塔顶、塔身杂草丛生,摇摇欲坠。听大人们议论它是“四旧”,险些被拆除。龙头塔东是护城河,河东是一望无际的农场试验田和桑树林。

  文化馆门前砌一高一米五左右的水泥主席台,台下广场地面,下雨还好;天晴多日,路面易起灰,站一会,煤灰轻覆鞋面,狂风起,一身灰扑,眼难睁,世界混沌一片。历经二十余年,这里曾是群众集会的重要场所,见证了无数人的命运转折:从重大政治事件的群众大会,到庆祝大会、批斗会,再到公检法机关对罪犯的公判大会,均在此举行。

  往昔岁月,水泥之地犹似天边稀星,难得一见,那座水泥主席台,成了我儿时的乐园。夕阳西下时,我们围坐一起做泥手枪,滚铁环、打陀螺。那儿的欢声笑语,是我心中永远的温暖回忆。

  70年代初,广场内建了篮球灯光球场:水泥地面,安装了篮球架,四周安置四层水泥板制成的座位,供人们观看篮球比赛时就座。篮球比赛多在夏天晚上举行。傍晚,我早早洗过澡,去球场找好座位等候着。篮球队有麻纺厂队、农机厂队、化肥厂队、商业局队、供销社队、教职工队等,裁判由体育局苗叔叔和张叔叔担任。

  晚上一场场篮球比赛在这里如火如荼地举行着。灯光球场上,球员们犹如猛虎下山,矫健的身姿在灯光下闪耀着汗水和力量。一次次精准的传球,一次次霸气的扣篮,使观众目不暇接,欢呼声此起彼伏。

  广场常作为露天电影的场所。银幕映辉,‌星空闪耀,‌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于广场,全神贯注地盯着银幕,‌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只剩下电影中的故事在缓缓流淌,镌刻下了时光记忆。

  70年代中期,灯光球场变成了柴火农贸市场。农民伯伯夜里从山区挑着或用板车拉来柴火,在此出售。70年代末成为菜市场。

  70年代末,县供销社平整了广场东边的护城河和乱坟岗,建立了贸易货栈。工会在其东边建立了县文化宫。贸易货栈,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见证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文化宫,则是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摇篮,无数次的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群众演出在这里上演,留下了无数欢笑与泪水。它的每一砖一瓦都仿佛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记录着城市文化的成长轨迹。

  80年代中期,政府决定对贸易货栈和文化宫进行拆迁。经过精心规划与细致筹备,一个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市民休闲广场应运而生。广场,安置了健身器材,供市民们休闲。

  我经常带儿子来这里游玩,拍照留念。儿子一到休闲广场,就喜欢骑广场里的石马。作为人父的我,看着儿子手脚并用艰难地爬上石马的一瞬间,充满了成长的喜悦和希望,让我为他的成长感到骄傲。他的每一步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个梦想的起航,此时,为他拍下珍贵的照片,作为永久的纪念。

  儿子头戴国徽的大盖帽,肩挎玩具手枪骑在石马上开心欢笑着,给我带来了无限的遐想,顿时,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让我明白儿子的到来是使我的一次觉醒与更加成熟起来;让我明白了我在陪伴儿子成长和发展中父亲角色的至关重要性,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与爱的价值。

  昨日的星河,如同沉睡的巨人,轻轻地在天际铺展开来,星辰的闪烁,虽短暂而璀璨,却在心底深处镌刻下不灭的印记,犹如生命中的点点星光,永远熠熠生辉,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间,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记忆,照亮前行的道路。

  昔日广场西边,是一排排破旧的房屋,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平时,这里行人稀少,只有偶尔传来的脚步声,才打破了这份宁静。然而,每当集会或活动来临,这里便变得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柴市、菜市在上午十点前便已结束了一天的喧嚣,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广场东边,则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那里,传统的耕作方式依然被保留着,农场叔叔在酷日下辛勤劳作,他头戴草帽,肩披白布长巾,一手稳稳地握着犁头,引导着老黄牛在田间前行。他的另一只手则执着鞭子,时不时地抽打着老黄牛,催促它向前。汗水从他的脸颊滑落,如同小溪般流淌,浸湿了衣衫。老黄牛喘着粗气,打着沉重的喷嚏,但它依然低着头,使劲地拉着犁铧,田土在它的脚下快速翻滚着,播撒下的种子承载着丰收的希望。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边映出一抹绚丽的红霞,余晖洒满大地,给万物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牧童横骑于牛背之上,嘴里含着一片树叶,吹出了悠扬婉转的歌声。那歌声在田野间回荡,仿佛能穿透一切喧嚣与纷扰,直达人心。牛儿漫步于田埂与坟地之间,低头悠闲地吃着草,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附近不远处,家家户户的炊烟袅袅升起,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饭香。这宛如一幅动人的水墨画,将田园的宁静与和谐展现得淋漓尽致。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农场田里的稻谷熟了,一片金黄,宛如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稻穗弯曲成优美的弧线,一颗颗稻粒饱满而晶莹,宛如珍珠般闪烁着光芒。这恰似一张色彩斑斓的田园风景画,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农场人们对土地的热爱与对丰收的期盼,都凝聚在这片金黄的稻田之中。他们的辛勤劳作与敬业精神,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成为我前行的动力与榜样。

  时光飞逝,舒城广场周边大变样!高楼拔地起,购物中心时尚新。广场四周,商业大楼、财富中心、贸易大厦、工行大楼环绕。只有狮子巷和龙头塔,还留着点老样子。龙头塔屹立不倒,经过整修后的龙头塔永远屹立于舒城县城关,成为舒城县的地标性建筑,它见证了广场的沧桑岁月!

  过去政治性的集会广场、体育广场、生活广场、休闲广场,它于微光中觉醒,轻旋舞步,华丽转身,发展为今天的含有众多文化内涵,具有一定建筑特色,为城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文化等活动有着较大场地的文化广场,标志着广场从为政治服务到为人民群众服务功能的转换;这一转换标志着城市综合功能的完善,提升了城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标志着丰富了城区人民的精神文明生活,人民越来越幸福!

  如今的文化广场已成为县城中心最为繁华的一处公共活动场地。每当晨曦,人们在这里晨练、休闲;每当夜幕来临,人们在这里载歌载舞,消除一天的疲劳;每当周末、特别是节假日,各种文艺演出、文艺晚会、展览等文化活动在这里竞相登场。

  舒城文化广场,宛如一幅简单而唯美的岁月画卷。它见证了舒城的变迁,记录了时代的足迹,更承载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与力量。

  舒城文化广场与一街相隔开放的县政府相邻。文化广场的美景与开放政府相得益彰,不仅美化了城市,而且生活在舒城的人们享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感受到全面小康的幸福感的提升!还为其他城市树立了榜样。这里充满活力,政府与市民同心协力,共创美好未来。舒城广场正以其独特方式,讲述着发展、和谐与进步的故事,激励着每个人前进。

  让每一位踏入舒城的访客,都能深切体验到这座城市的非凡韵味与无限憧憬,仿佛置身于山峦轻拥、碧波荡漾的梦幻仙境之中。在这里,度假不仅是身体的休憩,更是心灵的归宿,每一处都洋溢着诗意盎然的氛围,让人乐而忘返,沉醉于舒城这份独有的宁静美好,久久不愿离去!

  2024年12月28日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77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