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吴传兵:徐义仲,追逐“黄精”梦的山里人

作者:蝶雨晨萱   发表于:
浏览:42次    字数:6495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39篇, 月稿:39

  徐铉《稽神录》中载有一故事:临川士家一婢,逃入深山中,久之,见野草枝叶可爱,取根食之,久久不饥。夜息大树下,闻草中动,以为虎攫,上树避之。及晓下地,其身然凌空而去,若飞鸟焉。数岁家人采薪见之,捕之不得,临绝壁下网围之,俄而腾上山顶。或云此婢安有仙骨,不过灵药服食尔。遂以酒饵置往来之路,果来,食讫,遂不能去,擒之,具述其故,并指所食之草,即是黄精也。

  黄精,真乃“仙草”。它有很多小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为黄精属药用植物,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等作用。

  在大别山深处的岳西,海拔千米以上且险峻的山崖石缝边都生长着黄精。在岳西县田头乡闵山村,有位追逐“黄精”梦的山里人,他就徐义仲老总。

  每个人都有最快乐的时候。徐义仲老总最快乐的时候,就是自己开发兴种的“黄精”勃勃生长,喜获丰收,自己的勤劳付出和呕心沥血有了回报。

  每个人都有最欣慰的时候。徐义仲老总最欣慰的时候,就是自创的“黄精茶”“黄精酒”和“黄精丸”等黄精优质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

  每个人都有最自豪的时候。徐义仲老总最自豪的时候,就是自己培育的“鲜黄精”和“黄精茶”优质品种被国家相关职能机构认定为“有机产品”,而且是黄精行业唯一一家;自己开创的“黄精产业”和“黄精基地”“黄精系列产品”被政府和社会广为认可和赞誉。

  喜看黄精千重绿,满心希望在山头。站在黄精种植的山场地头,徐义仲浮想联翩,他想到如何才能更好地兴种“黄精”,如何让“黄精”变“仙草”,如何让“黄精”变“黄金”,如何让黄精更好更快地惠及家庭和村民,如何让自己尽快富起来,如何带动周边乡亲们一起致富……他心里的想法、计划和期望都很多。

  和“黄精”打了十几年交道,徐义仲老总是一个真正懂“黄精”的人。一棵黄精,说小也小,说大也大,蕴藏着他从农民到企业家、从企业家到专家的成长、拼搏和梦想全过程。

  “闻着泥土香,握着黄精草,心里最踏实!”

  打小时候起,徐义仲跟随父亲一起上山打柴、割草,就认识很多植物。千奇百怪的植物,在山风中摇摆,他觉得好奇,觉得它们是在“跳舞”。好奇心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总是时不时拉着某种荆棘枝丫,或者牵着某种花草叶片,问父亲,这叫什么,那叫什么。父亲不仅告诉他植物名称,还告诉他有些什么作用。他一一记在心里。他有时扒开某种植物的泥土,看看根茎,闻闻泥土的芳香,心里有种特别的亲切的感受。正是这种好学的精神,让他后来受益匪浅。

  1987年,年仅17岁的徐义仲,高中毕业毅然回到家乡田头乡闵山村务农。他的家是大别山腹部的大山中,出门就是山,出门就爬坡上岭。仅有的一点点梯田,也长不好什么庄稼,大都荒芜;山头倒是不少,但也都贫瘠,一些成不了大材的松树、杂树,在风中耸立着、摇晃着。他心里知道,当下用心种田的人越来越少,经营山林的人也很少。就是种田种树也发不了财,富不了家。

  望着梯田和荒野,他有了心事。

  有天晚上,他对父亲说出了一个决定:承租梯田,养殖鱼和黄鳝。

  父亲看看儿子,好久没有说话。他不是怀疑儿子的能力,而是担心既无技术,又无经验,养鱼养黄鳝可能成功?再则也没有启动资金呢。

  徐义仲像是猜对了父亲的担忧,说,请父亲放心,没有技术,可以学习;没有经验,可以积累;没有资金,可以借。不闯一闯,这个穷家何时致富?我想试一试。

  父亲看儿子这么坚决,也就不再阻止了,沉思良久说:“我身边尚有2万多元钱,你就拿去做铺底资金吧。”

  父亲的支持,给了徐义仲极大的信心和力量。

  于是与周边乡邻签订合同租田,到县城寻找鱼苗和鳝苗,到养殖户家请教技术。

  几十亩的鱼塘修好了。他开始了养鱼和养鳝的创业。

  但因地理环境和各方面原因,四年后,还是以失败告终。总的损失高达十几万元。他欠下了十余万元的债务。

  家人们谁也没有埋怨,都默默地一起承担损失。

  徐义仲有个特性,那就是坚强和敢干,跌倒了就要爬起来。养鱼养鳝失败了,就改行养猪。

  于是一排猪棚很快建起来了。几十头小猪也购回来了。他日夜都守护在猪舍旁边。他意识到,本就贫穷的家庭,再也经受不住打击了,再也不能失败了。

  但终因环保等原因,养猪也不能继续了。养猪虽没有赔本,却也没有赚钱。他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不仅发不了家,就连欠债都还不起。

  2012年,他开始种植茯苓。这个产业是岳西县特色产业,岳西茯苓名扬海内外,卖价很高,如果窖上几十亩茯苓,一年纯赚几万元是绝对没问题的。那这样就会慢慢还上欠债,慢慢地过上好日子。

  他办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收购松树,开挖茯苓场,购买茯苓种……

  他从小就认识许多野生植物,这些知识为他后来发家致富帮了大忙。在开挖茯苓场的时候,他发现山中有许多黄精草。他深知这种草,有特殊的价值。他把整理茯苓场地时挖到的黄精,拿到药行去卖,获得了不少收益。聪明的徐义仲立马意识到这是一种商机。

  于是,他一边种茯苓,一边挖药材黄精。

  聪颖的徐义仲意识到,黄精是多年生植物,作为药材很值钱,但野生的毕竟很有限。要不了几年,野生黄精会挖绝种的。他想,能不能移植野生黄精?在地里大片栽培?这样,不仅有效保护野生黄精,更能提高产量尽快致富。

  开始,他在自家地边,栽种了一些野生黄精。三四年下来,收效很好。每一棵黄精都能产出5斤多,当时每斤黄精鲜货的价格都在5元以上,是非常好的收益。于是,他就想把家里的田地山场全部种上黄精。

  2016年,他把这个想法最先告诉自己的夫人,夫人鉴于以前养鱼养猪都失败了,就担心他这么折腾,就连饭都吃不上了,她认为有田有地有山还能打点粮食和栽上一些树木,还能确保全家不饿肚子、还能砍点柴火赚点生活费,全部种上黄精如果再次失败了,就承受不起了。夫人坚决反对。说句实在话,夫人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民以食为天”,发家致富,首先还要建立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啊,这是赖以生存最基本的条件。

  但徐义仲认准的事是坚决要干的。这是他的性格。他一边做夫人的思想工作,一边开始谋划。他也尊重夫人的意见,做了一些妥协,只栽种三亩左右,而且选择栽植在荒坡野岭树木稀少的山场上。他想如果失败了,损失也不大;如果成功了再推进,家人也就会支持。

  他起早摸黑地上山挖黄精苗,回来分苗栽插。精心打理。

  看着自己辛苦栽种的黄精苗日益生长,而且长势良好,他心里乐开了花。因为黄精是多年生植物,所以,前两三年是没有收益的。到了第四年,他开始收获了。当他挖开一棵棵黄精,一股泥土的芳香和黄精的香气立马扑鼻而来,他一手抓着黑黝黝的泥土,一手抓着沉甸甸的黄精果实,左看右看、左闻右闻,心里兴奋极了。他一称,每棵鲜货都在五六斤以上,喜悦的笑容就绽放在脸上。

  看着硕果累累,不仅徐义仲高兴,全家人都打心里高兴。他开始扩大种植规模。夫人和全家都大力支持了。

  由于前期产业基本都是失败的,徐义仲已经负债累累,没有任何积蓄进行黄精种植的起步资金。但夫人天天在家摸锡纸有点小存款,一是准备家里日常所用的,二是准备给孩子上学的学费和生活费,但为了支持丈夫创业,她果断地全部拿出来了。徐义仲至今仍感激夫人的支持。特别是女儿当时正在县城读书,知道爸爸的创业艰难,也特别节省,把自己省下来的一点钱也给了爸爸。当徐义仲说起夫人和孩子的那种支持,眼泪都流出来了。他对我说:“黄精种植的成功离不开孩子他妈和孩子的全力支持,她们跟我吃了苦、受了累啊!”他的夫人在旁边笑着说:“一家人还说这话干吗呢?!”

  徐义仲老总说,成功后的喜悦难以言表啊,只觉得“闻着泥土香,握着黄精草,心里最踏实!”

  这是心里话。这是徐义仲老总成功后最朴实最开心的话语。

  “黄精规模种植,打造优质品牌,心里最有成就感!”

  徐义仲老总从2016年开始,逐步扩大黄精种植规模,到现在已经扩大到160多亩。

  160多亩,规模上去了,就要精心管理,全力兴种;特别是要寻找优质种子。

  优质种子哪来?只有野生的黄精,才是最佳最好的优质品种。

  他每年都到深山之中去采挖野生黄精,以补充扩大规模的黄精种子。每次都是天不亮出门,扛上锄头,带上夫人特地为他制做的小麦粑做午饭、带上一壶水和扁担。饿了吃一两个粑,渴了喝几口凉开水。从这个山坡到那个山坡,一处处寻找,一处处采挖……晚上天黑透了才回来。

  由于黄精生长特性是喜寒、喜阴、喜山坡和石缝,大多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崖和陡坡上。所以采挖是非常困难和危险的。要爬到800米以上的高山,而且要到背阴处的陡峭山坡上去慢慢寻找。弄不好就会失足滑下山坡,有几次,徐义仲衣服划破了、手脚都受伤了。但他咬咬牙,仍坚持采挖,不言苦,不说疼。

  种子挖回来后,就是栽种。他把成熟了的黄精晾晒起来出售,把小黄精果实一个个埋到地里,待它生根发芽。

  由于黄精生长期是四年以上,所以徐义仲老总为了确保自己兴种的黄精品质优良,他不会在三年十一个月就采挖,绝对等到满四年才收获。每年栽插的黄精,他都划分区域,做好标记。按照五年一个轮回,今年采挖东片,明年采挖西片,后年采挖南片,再后年采挖北片……如此滚动采挖,既保证黄精鲜货年年丰收,又保证黄精品质年年如一。

  所以,徐义仲老总兴种的黄精品质,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最好,客商都高度赞赏,都愿意要他的黄精。不仅规模那么大,而且每年亩产都在6000斤至8000斤,但仍供不应求。

  说起黄精种植,徐义仲老总兴致就来了,平时言语不多的他也会滔滔不绝。他指着他屋前晾晒的一堆黄精,对我们说:“别看这个不起眼的黄精果实,它在地里生长了五年了,我现在都是五年才采挖,这样黄精果实不仅更加壮实,关键是品质就大大提高了,其效用就比四年的强多了。”

  他抓起一把黄精,在我面前细细观赏着,对我们介绍着。最后他说:“黄精规模种植,打造优质品牌,我心里最有成就感!”

  我点点头,表示认可和赞赏。这也是成功者的心里话。

  “黄精深加工成功,得到认证认可,心里最高兴!”

  刚开始,徐义仲仅仅只做鲜货销售的生意,采挖的新鲜黄精以每斤5元的价格卖给中药材经营商。虽然收益也还不错,但利润不是很大。随着黄精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高,脑子特别灵活的徐义仲老总,意识到黄精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药用价值非常高,而且又属于药食同源的植物,通过一定的深加工,对胃、脾、肝等都有很好的保健滋补的作用。因此,他敏锐地察觉到,深加工后的黄精价值更高,效益更好,于是,他开始对黄精鲜果进行深加工的尝试。

  黄精深加工不是一句话的事。它有许多技术、技巧和方法,还要一整套设备。徐义仲一边尝试,一边学习。

  他首先是盖起了黄精深加工的一溜厂房,购置了蒸煮黄精的锅槽、切片机等等一整套深加工设备。这一些投资下来,就花去了16万多元。

  通过学习和摸索,他知道并掌握了黄精深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也就是最核心的一道工序“九蒸九晒九露”。

  何为“九蒸九晒九露”?《本草经集注》最先提出:“胡麻……服食家当九蒸、九曝、熬、捣,饵之断谷,长生、充饥”。九蒸九晒九露就是一种采用蒸法和晒法、夜露法反复炮制中药材的一种方法,具体细节因药材品种不同而不同。所谓九,其实是古人表示大和多的数字,不一定就是指准确的九次,一般蒸晒次数以药材色泽和形态判断。黄精的深加工就是要蒸透,要多晒、多露。蒸透后摊晒。日晒夜露,晒干。特别注意不可在雾天或雨雪天摊晒。这其中的奥妙很多,搞不好,黄精就霉变变质了。所以,掌握好蒸晒露的分寸和时候显得异常重要。

  徐义仲老总为此煞费苦心,钻研学习,向老中医请教,并到亳州等地学习取经。终于掌握到了技术和技巧,现在,已经是纯火炉青了。

  前不久,我们几位朋友,应邀来到徐义仲老总家做客并参观黄精基地。一到徐义仲老总家的操场上,就看到了摊晒的形似生姜的东西,形态各异,药香阵阵扑鼻而来。徐义仲向我们介绍说:采挖出来的黄精,经过去须清洗后,就放在锅槽里蒸煮,用木柴烧蒸气,高温蒸煮。这就是蒸煮后的黄精。由于蒸晒次数的不同,呈现不同的颜色,三次蒸晒由浅黄到深黄,再三次由赭色到酱色,后三次则成黑色,漆黑如石墨,油光可鉴,软糯细腻,回味甘甜。他强调要循古法用木材蒸煮,我就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要用木材蒸煮?徐义仲老总告诉我,用木材蒸煮才会使黄精不受外物气味的污染,口感正宗,味道浓郁。他并告诉我,黄精要蒸了晒,晒了又蒸,只有经过九蒸九晒,九死一生,九九归一,才能久炼成“精”,凤凰涅槃。一个完整的流程下来,一般要历时五六十天,只有反复蒸晒之后,才能炼出精品,这样的黄精做成茶,做成零食,做成饮料,做成果酒,才是我向市场推出的满意的产品。他说:“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气神”“黄精黄精,叫‘精’的东西都是不一般的”。

  叫“精”的东西确实不一般。吃饭时,徐义仲老总客气地说,你们是贵客,第一次来我家,没什么好的招待,但有两样最好的佳品,请你们品尝:一是九制地藏黄精苦荞麦酒,二是黄精土鸡汤。他一边频频敬酒,一边为我们升满鸡汤,一边津津有味地向我们介绍:酒是以九蒸九晒地藏黄精,加上自家兴种的苦荞麦做原料自酿的黄精酒,口感纯正,无任何添加,许多领导和朋友来了,喝得舍不得放下酒杯;鸡汤也是九蒸九晒、日晒夜露的黄精,加上自家看养的三年以上老母鸡熬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养生补气健脾安五脏,人人都喝得口舌生香,舍不得放碗。我们一边听,一边喝酒、喝鸡汤,大家吃兴盎然,直夸确实不假,确实“精品”美味,连平时不喝酒的都喝了几杯,鸡汤更是一碗又一碗的大喝。可谓是酒醉汤醇美煞人。我们品尝了“不一般”的“黄精”美味,个个心满意足,余味无穷。

  我吃着、喝着,突然有种感觉,似乎随着徐铉《稽神录》中的婢女,如飞鸟腾上山顶,如神仙凌空飘去……

  徐义仲老总为了更好地做好黄精深加工,2019年8月,他注册成立了岳西县义重中药材种植家庭农场。以家庭农场建立了“义重黄精基地”,真正走上了规模化种植的规范化道路。

  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黄精基地的培育,潜心打造更高品质的黄精产品和制品。他先后开发了黄精茶、黄精酒、黄精鸡汤等等饮用品和滋补品。

  他通过微博,把黄精茶等许多黄精制品销往全国各地,销路一直很好,反响热烈,效益极佳。黄精茶每斤都在1000元以上,最高价高达每斤3880元。

  这些成绩也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岳西县分管副县长和田头乡领导、岳西县卫健委、农业局、林业局等等领导和相关部门都经常来黄精基地视察和指导,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极力帮助徐义仲进行宣传与推介,支持他到亳州、合肥、澳门等地开展黄精产品推销和参加产品交易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7月,岳西县义重中药材种植家庭农场生产的“黄精茶”和义重黄精基地生产的“鲜黄精”,双双获得了国家权威机构有机产品认证,而且是黄精行业唯一一家认证,是真正的殊荣。

  徐义仲深情地对我们说:“黄精深加工成功了,鲜黄精和黄精茶两样产品得到双认证,我的创业得到了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认可和支持,我心里最高兴!”

  这是心里话,是肺腑之言。

  我问他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和计划?他说,主要是两个:一是,一朵花红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自己致富不忘众乡亲。他以前黄精基地都是请左邻右宅的乡亲们帮忙除草采挖,开的工资也是比较高,也算是带动了一方致富,但这还不够,今后还有和乡亲们一起再发财、再致富。二是,继续开发黄精制品新品种,目前已经开发的有黄精饮片、黄精黑芝麻糊等新品种,还准备着手开发黄精石斛粉、黄精山药粉、黄精人参冲剂、黄精茯苓冲剂等等。他笑笑,幽默地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我看着他自信而坚定的眼神,也笑了。

  笑声中,有肯定,有赞赏,更有祝福!

  他的家岳西县田头乡闵山村,山上有云雾有鸟鸣,山中有泉流有花香,还有质朴的山里人,更有使人长生不老的黄精……我坚信徐义仲老总会在这个世外桃源,经营好他的家庭农场和黄精基地,定会在“小小的黄精草上,做出精彩纷呈的大文章!”

【审核人:雨祺】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85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