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散文||老家的小街

作者:慈禧   发表于:
浏览:73次    字数:1313  手机原创
级别:文学童生   总稿:57篇, 月稿:0

  老家闹巿里有一条小街,一直横亘在人们的脚下,承载着一百来间的店铺,商品琳琅满目;小街两旁一字排开的地摊,厨房食材、日用杂货堆满摊;时有买卖吆喝声,时有熟人招呼声,人来人往,热热闹闹。浓浓的烟火气吹拂着整条小街,令街上的人们满满惬意与殷实。

  清晨,小街已是人头攒动。刚出蒸的菜包、肉包味,满街飘香;餐馆的炸鱼、炸排骨滋滋声四周回响。早点摊前,食客们排着长长的队,来一碗“面线糊”,再来一条又香又脆的油条,“绝配”的早餐,既省钱又好吃;或点一碗扁食、一屉小笼包,食客们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聊家常,一边谈正事,填饱肚子干活去。

  小街附近的菜农、果农迎着初升的太阳,迈着轻快的脚步赶上早市,赤橙黄绿的蔬菜还挂着露水,任你选购;一串串葡萄、一个个石榴等五颜六色的水果,水灵灵、美滋滋,令来往顾客赏心悅目,纷纷采购。“自家种的小白菜、花菜,原生态,清脆好吃。”“自家摘的龙眼、草莓,很新鲜,原汁原味。”菜农、果农满满自豪,很有底气地吆喝着。在旁几位阿姨搭讪:这菜、那水果,前几天买了,真的好吃,今天接着买;卖家禽处的土鸡土鸭咕咕啼叫,招徕许多顾客驻足选购。

  早市去买猪肉,手摸一下肉,还热乎着;早市去买海鲜,活蹦乱跳的虾,游来游去的鱼;早市去买豆腐,清新柔软,香气扑鼻。这肉、这鱼、这豆腐,够鲜、够嫩、够味!

  小街的餐馆,到了饭点,几乎爆满。食客进馆,宾至如归,炒面、炒米粉、咸饭、牛肉粳、大骨菜头汤,经济实惠,既吃得饱又不腻。附近开发区的打工者更是青睐小街的餐馆,可以穿着短裤,撸起袖子;可以高谈阔论人间世事;可以窃窃私语生活中的不如意;可以小酌一杯,借酒释怀;一切可以随性而来,尽兴而去。

  小街里时有遇见花枝招展的姑娘上街购物,款款而行,欢声笑语,给小街增添了青春气息与活力。姑娘们在时装店里挑上了漂亮得体的衣服,个个怡然自得,心花怒放。

  小街里还有许多“土货土味土特产”和地方特色美食,几乎是小买卖,薄利多销,卖者有心,买者有意,一口价干干脆脆,一拍即成。有的拉着购物车,有的拎着大袋小袋,全家口福之食材及日常生活用品喜收囊中。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当家的小街转一圈,购满一篮子的鱼肉菜和酸甜辣调料,家里掌勺的露一手,一桌地地道道的农家菜,让合家大小大饱口福,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和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小街里设置几处“爱心茶摊”。盛夏之季有凉茶,顾客喝一杯,清凉解暑;寒冬之季有热茶,顾客喝一杯,暧身热乎。这茶摊,像一股暖流时时温暖着来往顾客的心田。尤其是环卫工人喝了这杯茶,精神振奋,干劲倍增,把这份热量传递给手中的扫帚,让老家的小街更加整洁舒适。

  小街里有一支由退休人员组成的义务维持市场秩序督导队。这些老同志退而不休,发挥余热,手臂上戴着“督导红袖章”,整天不辞辛苦于街来回督导,促使市场井然有序,文明经商,买卖公平,蔚然成风。

  站在街头,抬眼一望,热气腾腾的茶摊、忙忙碌碌的环卫工人、尽心尽职的督导员、笑意盈盈的买家卖家,已然成为老家闹市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小街虽小,却很接地气,包罗万象,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符合百姓的消费观,想买就买,丰衣足食,令百姓的心头流淌起真切的幸福和喜不胜收的滋味!

【审核人:凌木千雪】

99Ai聊天   收藏   加好友   海报   62分享
点赞(0)
打赏
标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