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水随山流,景随步转。大千世界,只有不停行走,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才能真正感受宁静与轻松,也才真正享受悠闲与适意。
偶尔想起,很久没有到小城的江堤散步了,现在天气晴朗,很适合散步。周末晚上,早早吃过晚饭,与妻子迈开步伐,走出小区,沿着江边走走。
隆冬的江边,纵是晴空万里,也略带些小凉意,站在江边西望,圆圆的太阳,红黄的霞光,将周边的山照成一幅绚烂的油画,真是“夕阳近晚火霞红”。当太阳逐渐西斜,天空开始变得深蓝,仿佛一幅背景画。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抹红晕渐渐向下飘移,照得周边都是红彤彤。妻子说:“今天虽然天气有点冷,但太阳下山的这一刻特别美,想不到散步也能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是啊,太阳最后落下的那一刻也把她最美形象留给我们,展示了她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
夜幕降临,散步的人慢慢多起来,或许都是求一份心情的愉悦吧。偶见有人在江边垂钓,便问他们是否有收获,垂钓的长者说:你看,我们是否有收获?我停下来观察一阵,看他们的神情,他们钓的不仅仅是鱼,更是心情!
对于散步,我从来没有太多的要求,也没有固定的时间段,有时间就在小区转转,工作忙时,回家也懒得动,腿脚也迈不开。一直以来没有深刻体会到散步是那份休闲的心境,对于几十年来一直在生存与生活中挣扎的人来说,或许很少有人会有这份心态。直到现在上了年纪,才偶尔到公园、江边上走走,能在散步中静静地回想下过往,这也是不一样的体验。
今晩的夜色不错,太阳刚刚落下,半边的月亮就爬至了半空,洒下微微的月光,看看江边两岸五颜六色的灯饰,倒影在江水中,感觉这小城很美、很安静,不知不觉我也走到江堤的一个终点。回头望望,散步的人越来越多,整个江堤虽然人头涌动,但却很安静,热闹而不喧哗,这江堤建得真好,路、水、景都很美,每天能在这里漫步也是一种享受。
回想前几天参加茂名市里组织的第九届“徒步节趁墟”活动,使我对散步有了更多的体会。也许是上了年纪,我半边腿时有点不舒服的感觉,但为了挑战一下自己,还是积极参加并走完全程。沿途看到人山人海,听到欢声笑语,也看到乡下美丽的风光。这次“趁墟”在我家乡邻镇杨梅,距离家乡也只不过十多公里,青少年时我也随父亲常到杨梅趁墟,过去都是那些泥路,现在是宽阔的水泥大道,道路两旁那插枝成排的绿色榕树条。冬日里,看到片片绿野,看到每一片绿叶、每一朵野花,都有着自然的生命状态。
这次“徒步”趁墟,勾起我年少时的记忆,少时父亲挑着沉重的担子担青菜、番薯等农产品到墟上换钱,那是为了生存;而今我们即结集游行漫步观光式“趁墟”,是休闲观光和锻炼身体。过去走过的路,早已变迁,对比当年趁墟的情景,可以用“神奇”二字来形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又是一个美丽的墟镇。由此感叹岁月,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
人的一生,无论在乡里耕作,还是在城里上班,都在行走的路上。行走也好,徒步也吧,对不同方式的步行来说,都会有其独特的感受。我在乡村小路奔走中长大,刚工作时在边陲农场的甘蔗地、茶园里行走,现在在城里街道、马路上漫步。无论在乡野的田埂,山里小路奔走,在农场小路漫走、还是在城里街道、马路漫步,都是我人生所走过的路,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我成长与成熟乃至变老的印记。回头想想,那一种是宁静的享受,那一种是充满热闹而又喧哗的宁静?生活每一次的漫步、信步都是一种接纳大自然的一种常态的遇见,毎一次的遇见都能使自己有种柳暗花明的感受,一景一物让自己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总使自己感到心灵上得到那种宁静的安慰。
想着、想着,我不经不觉回到了我居住的小区。小区已是灯火通亮,跳舞的、遛娃的、散步的、聚集小店门前抽大碌竹的,热闹而平常,这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