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冰雪消融,莺飞草长,到处山花烂漫,桃红柳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尤其是一场春雨过后,春天的馈赠,除了盛放的花、抽芽的树、肆虐的风,还有静悄悄在田间山头拱出了地面、探出脑袋的各种野菜,绿绿的芽儿,带来了春的信息,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春天的野菜特别香,来一盘应季新鲜美味的野菜,那是独属于春天的味道。
又是一年春来到,人们踏着春天的节拍扑向原野的怀抱,漫山遍野的野菜便像听到了号令似的,争先恐后地钻出地面,打量着这个新奇美好的世界。这些春天的野菜,吸纳了天地的精华,经过了一个冬天的韬光养晦、潜心修炼,如今已经修成正果,在春风的盛情邀请下,欣欣然地来到人间,它们不择地势、不避僻壤,只要是有泥土的地方,就有它们清丽的身影。尤其是一场春雨过后,野菜长势更加喜人。嫩绿的叶片像被打了一层蜡,晶莹的雨珠在上面跳起欢乐的舞。这时的野菜格外新鲜,那种特有的味道,只有在春天才可以品尝到。
我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当时农村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尤其是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上一年的粮食快吃完了,新粮又不到时候,所以大部分家庭粮食都不够吃,只能用野菜来代替粮食充饥。在这些野菜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荠菜、苦菜、马齿苋、蒲公英、洋槐花、灰灰菜等等。小时候吃野菜是因为物质匮乏,而现在吃野菜却成了尝鲜,成了一种养生。
“春来草木未苏醒,独有荠菜绿田野”。春寒料峭之时,沉睡一冬的山川原野在春风里欣然苏醒的时候,似乎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清澈。河道两旁绿油油的麦田里,一场春雨会让麦苗咕噜噜的拔节生长,夹杂其间或地头土塄边的荠菜就开始悄悄醒来,嫩嫩的叶片贴住刚刚松动的泥土,打着呵欠似地伸展着腰身。有荠菜的地方往往一片一片的,这得益于它们众多的种子,强大的繁衍能力。荠菜是早春时节营养最丰富、味道最鲜美的野菜。
每年三四月份万物萌动、春光烂漫的时节,它就从泥土里悄悄地钻出来,田埂、草地、溪流边到处都有它的身影,它以独有的馨香吸引着人们走向山野,去寻觅它的芳踪。荠菜挖回来后,清理掉枯叶杂草,择干洗净,然后变着花样吃。荠菜是百变蔬菜,掺上新鲜的韭菜,包出的饺子那味道鲜美无比;用荠菜煮出来的鸡蛋粥,那股淡淡的清香,会引逗得你鼻翼大开;用荠菜做出来的菜团子,那股浓浓的香味,会诱惑你吃得肚子溜溜圆;荠菜还可以凉拌,滴上几滴香油,切上点辣椒,可谓色香味俱佳。总之,无论什么样的饭菜,只要有荠菜参与,都会活色生香,让人大快朵颐。
挖荠菜的同时,还能挖到苦菜。苦菜一开始叶子很小,一般都使劲挖根,过几天后叶片就铺贴展开了,嫩嫩绿绿的叶片,就开始连根带叶一起吃了。苦菜适合蘸酱生吃,或用热水焯一焯,去掉一些苦味,加点葱花、鸡蛋做汤,也可掺上点玉米面烀菜粑粑,或者掺上点豆面做成菜团子,这些都成了家常便饭。虽然吃起来仍然有些苦味,但在那个“瓜菜半年粮”的年代,吃什么都觉得是香甜的。苦菜还能清热败火、化瘀解毒。“惟有春风荠菜花”、“紫绮漫郊苦菜花”,这些顽强的生命依靠着柔弱的宿根,度过了严寒的冬季,也许是蜗居太久,它们太憋屈了,贪婪地呼吸,飞快地生长,几天时间就拔了节开了花。荠菜花白,苦菜花黄,一开花就老了,它们的春天也就过去了。
有一种和苦菜叶片相似的野菜,学名叫蒲公英,东北人叫它婆婆丁。蒲公英也是报春的使者,它碧绿的身姿在阳光下闪烁,锯齿状的叶片使它成为杂草中的娇娇者,它将无限的碧绿伸展到远方。挖的不仅仅是野菜,更是一种心情。恬淡,悠闲,清静。蒲公英需用凉水浸泡,浸泡好了,叶片饱满,色泽鲜艳,味道鲜美,炸碗鸡蛋酱,配上小葱蘸酱,满嘴满塞,清香中有一种淡淡的苦味。吃惯了大鱼大肉,吃惯了反季节菜,来一顿纯天然的蒲公英,真是胃口大开,吃得酒足饭饱。用开水焯的蒲公英凉拌花生米,用蒲公英包肉馅饺子都好吃。
每到春天,不但要吃原野上的野菜美味,还要吃树上的野味。“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权芽。”说的就是春天的另一种野味香椿。香椿芽并不归属花之列,但是苍劲的枯枝尖,顶着一撮娇嫩的红,在明媚的春阳下,薄若蝉翼般透明,温软的春风吹拂,像极了一杂花。椿树长得极慢,似乎岁月绕它而过。一场润如酥的细雨后,椿树很快就长出鲜嫩青翠的椿芽。亲手采摘才叫一个鲜嫩,采茶般择下枝桠鲜嫩青翠的椿芽,上面顶着晶亮的露珠儿。高的则用长竿绑上铁丝钩,轻轻旋转,清脆的“啪”一声。在乍暖还寒的风中轻轻飘落。都说春雨贵如油,可小小的一把香椿嫩芽可比油都要金贵。有的小伙伴好奇心强,又想着香椿能吃,臭椿也一定能吃,会不会闻着臭吃着香啊!一尝才知道上当了。
把香椿洗净,在开水里焯一下,切碎拌以豆腐,加食盐姜蒜汁调匀,再滴上小磨香油。油炸、腌制、抑或凉拌,虽吃法多样,但香椿拌豆腐却是最受大众欢迎、普及率最高的吃法。上桌前再淋上些香油添香增味,味道清新,让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
纵然吃遍山珍海味,也不及一碗家常滋味。品尝过美味,欣赏完漫山的花开,再耐心等待一番,那洋槐花香马上就要钻进鼻子里喽!槐树树体高大,叶子成椭圆状,每年的四月中旬,洁白串花挂满枝头,而且花香四溢。槐花可以与鸡蛋一起炒,味道鲜美。晾干以后包成的饺子,也非常好吃。通常会把槐花和面后蒸熟,然后浇上蒜汁,那叫一个香。槐花不仅美味,也同样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起到抗炎、消水肿、抗溃疡、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等作用。
“春来榆荚万杂,铜绿真如金钱,不与桃杏争艳,却解饥荒数年。”因为榆荚非常像古时候的铜钱,所以得名榆钱。在饥荒年代,榆钱更是被作为拿来充饥的食物,即使在现在,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而榆钱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蒸榆钱,蒸熟的榆钱绿白相间,还有扑面而来的清香,再拌上油和盐即可。最美味的食材,真的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
很多人喜欢吃春天的野菜,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美味,而是有一种情感在里面,面对这些野味的时候,仿佛在重温儿时的年代。对于野味的挖掘,是最初对食物的缺乏,时至今日依然备受人们的喜欢,它已经成为了一种传承,一种对自然馈赠的敬仰之情。
我知道,我们留不住春天的暖阳,也留不住春天的色彩,更留不住春水的涟漪。只企盼,企盼能留住春天的味道,野菜的香味一直刻在我的记忆里,一直蔓延到春天的大地上,成为时间那头永恒的香。